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11日
魏桥创业集团的教育担当:
“公益基金+集团办学”创新路
文章字数:1,311
  (上接第一版)
 “公益基金+集团化办学”:情怀落地的创新范式
  “无论托管公办还是创办民办,魏桥国科教育集团皆不以营利为目的,只为践行教育集团‘为国育才、为民造福’的使命和‘一切为了学生的幸福成长’的价值追求。”魏桥国科教育集团理事长、总校长郑旭东道出了办学核心理念。
  以魏桥创业集团老董事长之名成立的士平公益基金会,核心使命正是以公益反哺社会,重点支持教育。除在高等教育领域持续投入外,基金会今春又捐赠1000万元支持滨州教育。推动滨州基础教育发展,已成为基金会委托魏桥国科教育集团承担的核心使命。为确保公益资金高效使用,基金会引入专业管理力量,由此诞生了魏桥国科教育集团这一执行枢纽。
  “公益基金投资办学,在全国民办教育领域亦属创新探索。”教育集团执行理事、总督学、副总校长宋存德介绍。教育集团办学以来,基金会已累计投入公益资金约2.86亿元,其中在北海投入1.16亿元,在滨州实验中学投入3400万元,在两所渤海实验学校补充公益办学资金1.36亿元,用于精准支持人才引进、办学条件改善、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绩效与特色课程建设等方面。在托管公办校工作中,教育集团建立了“政府基础投入+公益资金增量”模式;在民办校,则通过“学费运营+公益资金补充”模式确保学校高起点平稳发展。
  “专家治校+多元赋能”:教育提质的“魏桥良方”
  “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魏桥国科教育集团深谙此道,在7所校园掌舵者的选拔上颇费心血:重办学实绩,轻虚名光环。
  任职于北海第一实验学校的梁峰校长,十余年间将天津普育学校带入全市第一方阵;任职于邹平市渤海实验学校的黄飞校长,在枣庄舜耕实验学校深耕二十余载,将学校办成当地名校;任职于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渤海实验学校的白连涛校长,此前所带领的学校,是滨州百姓有口皆碑的老牌民办名校……这些业内知名、业绩突出、业务精良的教育专家被引入魏桥国科教育集团各学校。
  引进是起点,用好是关键。教育集团充分赋权,尊重校长专业意见,支持其施展抱负,同时严守规范底线——政策红线不碰,党风建设不松,干部作风不含糊。在教师层面,教育集团以严格师德要求与灵活激励机制并重,既划定法律与操守底线,更搭建成长平台,推行优劳优酬,并传承魏桥“家文化”,让教师感受职业尊严与归属温暖。
  资源引进是实现高质量办学的另一大引擎。魏桥国科教育集团执行理事、执行总校长张楚卿告诉记者,集团起步即引入“中国基础教育策源地”北京师范大学五大项目,涵盖管理提升、骨干研修、幼教资源、体育课程等,旨在“补短板、筑基础、扬特长”,随后,引进天津教科院王敏勤教授的和谐教育、义格教育的全课程语文和全景数学、山东名师崔成林的新课标落实项目等,形成多元赋能网络。
  资源引进目标始终如一:改变教师,拓展视野;改变学校,丰富课程;改变学生,提供多元成长平台;改变生态,促进家校深度共育。
  五年磨剑,魏桥国科教育集团以“公益基金+集团化办学”的创新实践,在滨州大地上书写了教育教学从薄弱到优质的蜕变篇章。当7130名学子在幸福教育的理念下成长,当教学质量从末位跃升前列,魏桥创业集团“为国创业,为民造福”的誓言,已化为一方教育沃土上看得见的郁郁葱葱。这不仅是企业的教育担当,更是一条以公益力量重塑区域教育生态的创新之路。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