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04日
惠民县超过七成群众选择首诊在基层
文章字数:1,166
  本报讯(记者丁春贵报道)6月27日,记者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滨州市全面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惠民县将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作为构建新型整合性服务体系的重要改革举措,全县整合3家二级医院、15家一级医院、237家卫生室组建惠民县健康医疗集团。惠民县人民医院作为牵头医院,以“六统一”管理为核心抓手,聚焦资源整合与效率提升,着力构建责任、利益、服务、管理“四个共同体”。
  统一行政管理,拧成“一股绳”。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医改领导小组领导下,成立实体化运作的健康医疗集团党委,以清河镇、皂户李两家卫生院先行先试,在法人资格不变情况下,统一法定代表人。制定管理章程和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实现重大决策、发展规划、绩效考核“一盘棋”,打破机构壁垒,实现步调一致。
  统一业务管理,筑牢“质量线”。制定覆盖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路径和统一质控标准。成立县级质控中心21个,涵盖医、护、药、技等各个专业,定期开展质控活动,全面推进医共体内医疗质量管理。医共体总医院组建专家巡诊队伍,包括到卫生院开展消化内镜业务,成立名医工作室23个,通过驻点帮扶、远程指导、集中培训,推动成员单位诊疗行为、病历质量、合理用药同质化。
  统一人员管理,激活“一池水”。统筹县域卫健人才资源,建立优质资源下沉和内部培训机制。牵头医院累计选派13名骨干下沉担任业务副院长或科室带头人;成员单位98名人员来院免费进修。健康医疗集团为医共体统一招聘人才,新招聘人员统一培训后统筹使用。建立急救站点5个,医疗集团各急救站点人员融合排班,医共体内人员深度融合,缩短了急救半径,提高了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
  统一财务管理,算好“一本账”。设立财务管理中心,实行“统一预算、分户核算、集中监管”。建立完善医共体内部考核体系,综合工作数量、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成本控制和分级诊疗执行的一体化绩效体系,每季度监测反馈核心指标,及时预警纠偏,引导患者回流县域、下沉基层。
  统一药械管理,降本“惠民生”。建立医共体中心药房,实现药品耗材目录、服务、采购、监测、储备“五统一”,尤其是增加卫生院、卫生室药品配备,规范了基层用药审方,让群众就近就好医、用好药,这项工作得到国家卫健委充分认可。
  统一信息管理,织就“一张网”。建成覆盖全域的健康信息平台,建成远程影像、心电诊断中心、审方中心、消毒供应中心、远程会诊中心、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等,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2024年累计诊断心电图2.7万余人次,其中预警心电图805例。
  目前,惠民县卫生院门诊、住院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5.8%和61.2%,全县基层诊疗量占比达到72.2%,超过七成群众选择首诊在基层。下一步,惠民县人民医院将持续深化“六统一”管理,在政策协同、机制创新、数字赋能上再突破,努力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格局。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