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03日
以“成长阶梯构筑、实战本领淬炼、激励体系完善”的“育苗三法”为主线
邹平法院为青年干警搭建成长“快车道”
本报记者罗军通讯员张松张慧
文章字数:1,444
  “当看到再审案件当事人送来的锦旗时,才真正明白专业法官会议上加班研讨的价值。”邹平市人民法院“90后”法官助理李洋的感慨,折射出该院青年干警培养机制的实效。
  近年来,邹平市人民法院以“成长阶梯构筑、实战本领淬炼、激励体系完善”的“育苗三法”为主线,推动青年干警从“要我成长”向“我要成长”转变,为司法审判事业注入了青春动能。
  学用融合搭建成长“快车道”,业务能力拔节生长
  每周四下午的专业法官会议现场,年轻助理们围坐在长桌旁,跟随法官们对疑难案件抽丝剥茧。
  “这个合同纠纷的证据链需要从商业习惯入手突破。”员额法官刘娜的点拨让助理刘梦鸽豁然开朗。这种“沉浸式研讨+实战预演”模式,已成为邹平法院培养青年干警的“常规动作”。邹平市人民法院精选15名业务骨干与年轻干警结对,通过案例研讨、文书互评等方式传承审判智慧。
  “师傅批改的每一份判决书,都像一本实务教科书。”2024年入职的法官助理于晨光翻开笔记,上面记录着结对法官祁永庆的批注:“论理部分要兼顾法律逻辑与民生视角”。
  与此同时,由院领导担任导师的青年研习社定期开讲,将政治理论学习与类案分析结合,让“90后”干警在思维碰撞中筑牢法治信仰。
  更具创新性的是“成长档案库”机制——通过德才表现、工作实绩等多维画像,为干警定制成长路径。
  2024年以来,邹平市人民法院37个集体和个人获得滨州市级以上荣誉。
  廉心铸魂系紧职场“安全绳”,纪律意识入脑入心
  “八小时外的社交圈藏着哪些风险?”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上,列席旁听的6名青年干警现场剖析的场景令人警醒。邹平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新国强调:“严管厚爱不是束缚,而是为青春护航。”会后,“昼无为、夜难寐”成为不少青年干警的案头座右铭。
  廉政教育基地的参观现场,一块“青年干部忏悔录”展板让“00后”干警张振棣驻足良久,“看到同龄人因贪腐断送前程,突然意识到法院干警的责任有多重。”这种“视觉冲击+灵魂叩问”的教育模式,比说教更具震撼力。
  邹平市人民法院还为新录用公务员定制“廉政第一课”,邀请派驻纪检监察干部以案释法,并建立思想动态数据库。2024年累计开展新入职谈话23人次、任职谈话75人次,织密监督网络。
  一线实践打造实战“练兵场”,青春在一线绽放光彩
  “赡养费纠纷当事人高消费却拒执,司法拘留!”2025年新入职的执行干警耿锐,上班首日就经历了震撼一课。
  该院延续“执行岗位先历练”的传统,让新人在啃“硬骨头”中打磨韧性。“当凌晨三点蹲守找到被执行人时,才懂得执行工作不仅需要法律素养,更要脚沾泥土的担当。”执行干警王治超在周记中写道。
  在邹平市74所中小学的法治课堂上,邹平市人民法院56名青年干警化身“法治副校长”,用“角色扮演+实景模拟”的方式讲解校园欺凌防治。
  “法官姐姐,遇到威胁该怎么报警?”某小学课堂上,学生们围着法官助理景延风踊跃提问。这种沉浸式普法让法律知识变成“成长防护盾”,也让干警们在三尺讲台上找到了司法为民的价值感。
  “当写下第1000个‘本院认为’时,突然理解了法治中国的根基所在。”在“青春挺膺担当”演讲比赛中,法官助理卢丹丹的分享引发全场掌声。如今,邹平市人民法院35周岁以下青年干警61人,已成为审判、执行、多元解纷、司法行政等一线岗位的中坚力量。
  “司法事业的未来,就藏在这些年轻人案卷里的每一个批注、调解室的每一次促膝长谈中。邹平法院将持续完善‘培养——监督——实践’闭环机制,让青年干警在奋斗中锚定成长坐标,向上成长。”邹平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耿庆磊介绍说。
  这抹“法院青春色”,正成为邹平市人民法院司法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