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26日
滨州实验学校南校区:
做有温度的新教育让学生“个个出彩人人幸福”
本报记者 刘清春
文章字数:4,498






  在滨州,有个“学习雷锋”的好榜样,那是一道鲜艳的中国红——
  作为“全国首批雷锋学校”,校园里有雷锋馆、雷锋林、雷锋驿站,到处是雷锋雕像、雷锋照片、雷锋故事;国防大学原副政委李殿仁中将、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原副院长吴方臣少将、《雷锋》杂志社总编陶克少将先后来校调研指导;雷锋生前所在连队连长冷宽中将给学校写来贺信,雷锋班第22任班长吴锡有进校园作报告,雷锋生前最亲密的战友乔安山向学校赠予“雷锋的枪”。
  在滨州,有个血性阳刚的“少年军校”,那是一抹英姿飒爽的橄榄绿——
  在那,千名学子重走长征路,历时9小时完成25公里野外远足拉练,其间举行“三军会师”“吃红军餐”“唱红歌会”等活动让孩子们心中有了信仰、眼里有了光芒、脚下有了力量;先后有12位将军、20位老战士老英雄进校园作国防教育主题报告,激励同学们传承红色基因;演练场上,精武、女兵、无人机、3D装备打印、战地救护、反恐防暴、特种战术等战队阵容磅礴,千人军体拳战队吼出“少年强则国强”。
  在滨州,有个尊重学生个性的出彩大舞台,那是一弯“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彩虹桥——
  在那,有流淌着红色血脉的红船馆、长征馆、雷锋馆,有激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南风博物馆、河海文化馆,它们组成了学校的沉浸式思政大课堂;在那,人人有梦想、人人勇奋斗、人人爱悦读、人人会弹琴、人人善舞蹈、个个当主角;在那,烘焙、无人机、3D打印、AI编程、机器人、舞蹈、戏剧、茶艺、足球、篮球、橄榄球、轮滑等花式课后服务同时上演,3大类170余项缤纷社团课程破解“城市留守”难题……
  这,就是滨州实验学校南校区。
  建校7年来,滨州实验学校南校区秉承“个个出彩,人人幸福,做有温度新教育”办学理念,落成雷锋馆、长征馆、红船馆、各类科技馆……该校先后荣获“全国雷锋学校”“全国雷锋种子培育学校”“全国国防 教育示范校”“山东省红色传承示范校”“山东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作为全省唯一一所中小学入选首批“山东省儿童友好城市试点单元”,书写着全国首个“心安城市”、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教育注脚。
  “红色铸魂”:
  萃取“红船、长征、雷锋”三大精神,以信仰擦亮学生人生第一抹底色
  有句话,曾风靡一时:“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多年来,刷题为主、分数挂帅,让学生身心负担重,乃至出现心理抑郁等问题。《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揭示,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
  可您有没有认真想过——真正的“起跑线”是什么?
  在滨州实验学校南校区看来,真正有价值、立得住的“起跑线”,是阳光的底色、健康的心灵。究其根本、放眼未来,人生是长跑,不是短时竞赛;未来是多元,不是单线拼座次。打造阳光校园、培育阳光少年,养浩然正气,才是真正赢在了起跑线上!
  而阳光少年、阳光校园的根和魂,乃是“心中有信仰,眼里有光芒,脚下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因此,阳光校园的建设密码在于红色教育。
  可是,红色经典浩如烟海、红色历史长如星河、红色故事寥若星辰,要让孩子们爱听、爱看、爱学,该怎么切入?
  滨州实验学校南校区校长赵学军介绍,该校经反复调研、深入思考,结合孩子们的成长心理、学校实际,在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谱系中萃取了“红船、长征、雷锋”三大精神,并将之化为校园生态、学习日常,浸润孩子们的核心素养。
  在此基础上,该校积极打造“雷锋·长征·红船”三大红色教育阵地、“三融四联五行六必”头雁领航党建体系,构建中国红“12345”红色思政体系,提炼“向梦、向上、向善”三大红色基因,开展“红色传承十大行动”“螺丝钉志愿十个一行动”。
  您瞧,在纪念雷锋同志逝世60周年之际,该校嘉宾云集——雷锋精神传承人刘静来了,辽宁抚顺雷锋纪念馆名誉馆长吴红梅来了,雷锋班第22任班长吴锡有来了,雷锋生前最亲密的战友乔安山云端致辞并向学校赠予“雷锋的枪”!
  您瞧,该校依托雷锋博物馆,把雷锋事迹编成教材,实施“读写演辩践”一体化课程,在全校建设“螺丝钉志愿队”,设“雷锋岗”,激励学生争做“雷锋种子”,培育出了一批批“雷锋种子”“雷锋标兵”“雷锋家庭”“雷锋班”“雷锋爱心大使”,使雷锋精神花开满园,带动一群人,影响一座城。
  您瞧,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周恩来纪念馆代表为该校首届“周恩来班”宣读贺信、光荣授牌、赠送班歌光盘。曾3次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的杨秉利老人的“五老工作室”常驻该校,致力传承红色基因,为孩子们讲述人民总理与滨州的绵长情谊。
  您瞧,该校红色文化“扣子课程群”日益成熟:在五史课程群、长征课程群、军体课程群和榜样课程群滋养下,目前该校已培育“雷锋种子”500人、“雷锋标兵”500人、“红色少年”380人、“雷锋班”31个、“红船班”23个、“长征班”25个。“红领巾宣讲团”已累计宣讲600余场次,接待来访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达3万余人。
  以红色文化培育多彩少年,在体验式、浸润式、参与式的红色教育中铸就阳光本色,该校成绩斐然——2023年10月,在全国少年军校热血少年营建设成果交流推广发布活动中,该校作了典型经验介绍;2025年3月,校长赵学军在全国新时代雷锋学校交流会上作了题为《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的经验介绍;该校的《中国红+国防绿:小切口大思政红色育人案例》,在全省全环境立德树人观摩交流大会上进行推介。
  “野蛮体魄”:
  开展十大行动,“少年军校”赢得10余位将军现场点赞
  时下,有个让家长们揪心的问题:“小眼镜”“小胖墩”屡见不鲜。更有甚者,不少孩子在幼儿园就戴上了“小眼镜”。其背后,是当下儿童青少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问题——不少孩子过早地沉浸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户外活动少,同时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充斥餐桌。对此,教育部强调,要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和充足的课间活动。这不仅仅是一个健康议题,更是关乎国家未来、民族希望的大问题。
  而在滨州实验学校南校区,早在2018年建校伊始,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就达到了2小时!
  近日,该校新修订了《野蛮体魄十大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9)》。根据方案,“十大行动”分别是军校赋能、晨练唤醒、课间有趣、强课提质、社团提升、体能作业、远足拉练、联赛驱动、营养改善和评价激励。方案提出:用5年时间,使学生体质优良率达60%,小学近视率控制在38%以内,初中近视率控制在60%以内,肥胖率控制在5%以内,心理健康不良率控制在3%以内。
  落实方案部署,用好考核指挥棒是根本。该校将学生体质测试成绩、近视率、肥胖率、心理健康不良率等,纳入学生综合素质、体育教师、班级、学部、体育部、学生发展中心等一系列考核评价。
  同时,该校启动体育强班、体育强部计划,开展“最美健将英才”“最美健康班级”“最美健康学部”评选;启动校园体育吉尼斯挑战计划,设立单项“校园吉尼斯勋章”。
  另外,该校成立泰山兵峰·南风少年军校,配套拓展训练场、射击馆,让红色教育与国防教育、体育教学融为一体。绿茵场上,一个个方阵,令行禁止,整齐划一;一番番操作,行云流水,威武雄壮。在正步、格斗、急救、突击、防爆演练中,一群稚嫩少年成了沙场猛士。在3月5日学雷锋纪念大会、红色六一现场会、长征胜利日纪念大会等时间节点,该校都会举行军事科目检阅演练活动,先后有12位将军到场助阵并为学生表现点赞。
  截至目前,滨州实验学校南校区的校园“班超”足球联赛已连续举办八届,学校足球队在“市长杯”中强势夺冠。在校园联赛中,全校79个班级、158支队伍、2500余人在绿茵场上尽展风采,“踢球的男孩最帅,踢球的女孩最美”成为学生们的口号。在今年的全市校园篮球联赛上,该校比赛成绩取得突破,派出的4支球队均进入全市前4名,取得1个冠军、2个亚军、1个季军的好成绩。
  该校每学期还会组织一次25公里远足拉练,每年举行一次行万里路红色研学活动。在国防营地,学生们体验射击、投掷等军事项目;在长征路上,同学们共享窝窝头、土豆、地瓜和小米稀饭,忆苦思甜,仿佛回到烽火岁月。
  如今,“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得到效果印证——该校在全市近视防控大会、国防教育推进会、校园足球篮球工作推进会均作经验介绍。在阳光体育的摔打、磨砺中,该校的学生们变得自信、勇敢,人人敢于发出第一问、喊出第一嗓、冲出第一关,“不怕吃苦、不怕挫折、不怕失败、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多元发展”:
  个个出彩,人人幸福,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站“C位”
  中小学不是金字塔,孩子不是排座次的梁山好汉。如果仅以学业成绩一刀切、一个标准穿鞋子,势必只能照顾金字塔尖的精英,却会造成“裁剪”多数人的后果。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少年,是一个充满幻想与好奇的“多梦季节”。尤其在这个刚起步的人生岁月,教育需要尊重多元天性、天赋,尽可能地建设多元舞台,让孩子们都自信、阳光、有活力。而这,正是儿童友好型学校的潜在之意。
  基于此,滨州实验学校南校区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学校制度建设、教育教学、环境创设、校园文化等各方面,打造“中国红”“国防绿”“科技蓝”“华夏黄”等文化教育基地,积极创建“学为中心,没有围墙”的儿童友好学习社区。
  您瞧,在现有4500余件文物藏品的南风博物馆,陶瓷、文献等琳琅满目,民俗文化、黄河文化、孙子文化等生动呈现。
  您瞧,在那学生们能享受到更多“私人定制”——从学生跨进校门起,该校会一体化设计“启梦礼、奋斗礼、成童礼、青春礼、感恩礼”,引导同学们立志向、树标杆,真实地认识自己,敏锐地发现自己,勇敢地成为自己,画出自己的人生蓝图,生发出源源不绝的成长内驱力。
  您瞧,那有航模、北斗导航、3D打印、无人机、机器人等13间科创实验室。该校实施“人人做创客”基础创新行动与“英才培育”拔尖创新行动,聚焦科学、AI、人文、艺术、传媒、物语、天问7大领域,赋能儿童创新素养提升,被山东省发明协会确定为“山东省少年儿童科技教育发明基地”.近年来,该校科创拔尖人才涌现,在无人机、编程、机器人等全国、省级大赛中屡获金奖。
  您瞧,那有3大类170余项课后服务项目,致力破解“城市留守”难题,“人人会弹琴、人人善舞蹈、个个当主角,哪一个都不怵登台,哪一个都敢于发声”成为滨州实验学校南校区学生的鲜明特色。
  您瞧,那有全员参与、一个不少的国旗下的舞台。在周一的升国旗活动中,每周都确定一个红色主题,确定一个班级全员参演。其间,同学们全员参与、倾情投入,有宣讲、诵读、歌舞、情景剧,各显其能,丰富多彩。仪式化的转换、特色化的创意、艺术化的表达,氤氲了如诗如画的少年时光。
  您瞧,那有“你是最美那颗星”评选活动,致力发掘校园里的年度最美出彩少年、最美奋斗少年、最美足球少年、最美品德少年、最美书香少年等,并通过校园橱窗宣传典型事迹、通过大会隆重表彰先进典型,让孩子们看得到身边的榜样,继而“比学赶超”。
  您瞧,那的外聘专家、辅导员发挥大能量,社会各界累计捐资助学100余万元,开设专家社团课程52个,累计公益授课1320节次。学校已开设家长论坛83期,累计培训家长5200人次,表彰最美家长、爱心人士263人次,聘任校外辅导员、客座教授68人。
  ▲2024年1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副司长杨金瑞到校考察调研。
  ▼学校无人机社团参加第四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山东省区域赛。
  “泰山兵峰·南风少年军校”揭牌。创建“周恩来班”。为“长征班”授旗授牌。启动“雷小锋”接力包传递活动。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