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寿龄,山东邹平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长山附小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他1937年12月参加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1939年任中共邹长中心县委书记,1940年任寿、昌、潍中心县委书记,后任中共清东地委组织部长等职。1941年1月在东朱鹿惨案中牺牲。
1918年,李寿龄出生在原长山县旧口村一铁路家庭。他自幼勤奋好学,品学兼优,铁路小学毕业后,考入长山中学。1935年,李寿龄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这所学校具有光荣革命历史传统,党的“一大”山东代表王尽美同志就在这里学习工作过。当时正是抗日烽火燃遍华北大地的时候,入校后不久,李寿龄参加“援绥抗战运动”,演讲募捐,支援绥远前线抗敌将士。“一二·九”运动爆发后,李寿龄积极加入济南学生声援队伍,举行罢课集会。后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进行抗日救国活动。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寿龄返回家乡进行革命活动,被当时的长山中学校长马耀南聘为长山中学附属小学教员,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0月底,省委先后派共产党员姚仲明、廖容标、赵明新到长山中学开展党的活动,在校长马耀南的热情支持和帮助下,为组织抗日武装起义做准备。李寿龄在长山中学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抗日游击训练班,后经介绍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12月23日,日军从齐东县台子一带强渡黄河,入侵邹平、长山、齐东三县县境。24日,日军飞机轰炸邹平、长山两县县城。26日,长山中学党组织举行了著名的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宣告“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成立。1938年1月,第五军夜袭长山城后不久,李寿龄赶到黑铁山向姚仲明、廖容标汇报了日军沿小清河无恶不作的罪行。为进一步发动群众,扩大抗日武装,廖容标、姚仲明决定带五军主力到长山六区寻机与鬼子打一仗。1月19日,五军在小清河南岸安家庄,伏击日军汽艇,全歼敌人,小清河伏击战后,五军将长山六区联庄会编为五军第十九中队,韩子衡任队长,李寿龄任指导员。
1939年5月,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和中共清河特委的决定,中共邹长中心县委在长山六区孙家庄成立,由李寿龄任书记。负责领导邹平、长山、桓台、高苑、章丘、历城等县委工作。他忠于党的事业,不畏艰难险阻,致力于发展壮大党组织,组建抗日民主政权,坚持党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抗日力量,重视人民抗日武装的建设,为创建邹长根据地做出了贡献。
1940年,李寿龄调任寿、昌、潍中心县委书记。寿光正处于抗日斗争的艰苦时期,日军在寿光境内安设了十几个据点,妄图消灭我抗日根据地。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顽强开展对敌斗争,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狠抓了根据地建设,开展了生产自救和借粮运动,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1940年6月,县委根据清河地委的指示和当地人民的要求,在牛头镇成立了寿光县第一届抗日民主政府,李寿龄当选为参议会参议长。
1940年10月后,中共清东地委成立,李寿龄调任地委组织部长,他奔赴新岗位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1941年1月,李寿岭带领工作队到益北东朱鹿村检查“坚壁清野,紧急备战”情况,当晚便在该村住下。由于叛徒告密,日伪军发起“扫荡”,用重兵包围了东朱鹿村。李寿龄等十几名同志被围堵在抗日坑道内,敌人用火烧、烟熏,用手榴弹炸,企图逼他们出洞,他带领同志们组织了奋力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
(资料来源:今日邹平、寿光组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