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23日
市城乡水务局组织举行城市防汛应急综合演练
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确保城市安全度汛
文章字数:1,285




  本报讯(记者张子强通讯员郭飞报道)为进一步做好2025年城市防汛工作,高效应对极端降雨天气,不断提升城市防汛应急处置和保障能力,6月20日上午,市城乡水务局组织举行了2025年滨州市市本级城市防汛应急综合演练。
  本次演练共设会商研判、道路塌陷应急处置、污水处理应急处置、雨水泵站应急供电、污水泵站应急处置5个科目,模拟受“5号”台风云系影响,气象部门发布暴雨橙色预警,滨州市城区24小时内累计降雨量将超过200毫米。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迅速启动城市防汛Ⅱ级应急响应,在城市防汛指挥大厅、黄河四-1路(模拟)、第一污水处理厂、彩虹湖雨水泵站、10#污水泵站展开实景实战演练,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有条不紊,各抢险队伍响应迅速、分工明确、协同配合,顺利完成各项任务,达到了检验预案、锻炼队伍、提升能力的目的。城市防汛应急抢险预备队、专业巡查队伍、专业强排队伍、专业应急处置队伍共计120余人参加演练,出动移动排涝泵车、防汛车辆共计20台套。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防汛工作会议精神,确保安全度汛,市城乡水务局高位推动、压实责任,印发《2025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及早安排部署隐患排查、综合演练、应急储备等重点工作;出台《滨州市水情预警发布管理办法》,修订《滨州市防汛工作手册》《滨州市城市防汛工作手册》,制定防汛工作流程图、河道水库分布图、人员联络表和物资队伍清单“两图一表一清单”,规范工作流程,落实水库、水闸、堤防等包保责任人633人。
  截至目前,全市骨干河道和21条中小河流基本治理一遍,均达到防洪标准。除险加固30座水闸、16座水库,全市水利工程基本具备防御流域性大洪水能力。完善城市排涝体系,全市改造清淤雨污管网1400公里,完成831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市主城区治理易涝点14处,建设29处水系连通工程、93处快排通道,新立河、西沙河、秦台河完成清淤120公里,打通潮河与徒骇河4个连接段并建设强排泵站,排涝能力大幅提升。围绕水库堤坝、地下空间、城市排水设施、涉水景区、忌水企业等领域,组织各级各部门开展风险隐患排查110次。对发现的问题实行“一县一单、一部门一单”清单化管理。目前,累计排查整改隐患772处,风险隐患动态清零。同时,编修《滨州市防汛应急预案》,修订108条河道防洪预案、城市防汛预案及黄河防洪预案。强化数字赋能,建立防汛指挥大厅,建设防汛抗旱调度指挥平台和城市洪涝专业模型,着力构建覆盖雨情、水情、汛情、工情于一体的智慧平台。充实防汛专家队伍241人,落实水利专业队伍12支共计574人、应急救援队伍141支共计5789人。储备63万条编织袋、4.9万平方米土工布、240台排涝泵车等物资和机械,落实安置点281处,全力做好汛期突发险情应对准备。
  全市城乡水务系统始终坚持“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监测预警,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调度各种情况,确保防汛调度指令高效运行;实行周会商制度,强降雨期间加强会商,分析研判汛情、台风等发展趋势,及时发布预警,启动应急响应,快速落实各种应对措施。完善救援准备,健全协调联动机制,确保救援物资储备充足,完善转移避险预案,落实安置点水电等基础保障措施,确保出现灾情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