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19日
滨州市总工会将职工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
“四个一批”打破工会驿站服务“瓶颈”
文章字数:1,534
  本报滨州讯(通讯员报道)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滨州市总工会将职工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聚焦工会驿站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建立调研长效机制、开展问题集中整改、提升服务效能等举措,“规范巩固一批、整改提升一批、摘牌撤销一批、因需新建一批”,推动工会驿站更好发挥服务职工群众作用。
  在深入调研中“察实情”
  为解决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户外劳动者群体“休息难、饮水难、充电难”等问题,2017年起,滨州市工会在全市范围建设工会驿站,为职工群众提供饮水、热饭、充电、避雨等暖心服务。
  为切实掌握工会驿站建设、运营及作用发挥的实际情况,市总工会建立起一套“每日、每月、每季、每年”的驿站调研长效机制。“每日巡检”机制。依托全省工会驿站管理系统,每天对50处智能化驿站实施不定时线上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处理。“每月下沉”机制。市县两级工会分管领导、业务部室负责同志每月下沉驿站“当一天站长”,了解职工所需所想,转变工作作风。“每季暗访”机制。推动“四不两直”抽检驿站成为各级工会领导干部调查研究、指导工作的“必选项”,每季度暗访数量达工会驿站总数的25%。“每年互查”机制。按照“四个必须”(必须与站长当面沟通、必须核实建设情况、必须摸清服务成效、必须现场落实驿站上图)的规定动作,开展全面、细致、客观现场调查。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市总工会的驿站调研长效机制作用凸显,累计以“四不两直”方式调研驿站78处,51人次工会干部下沉驿站“当一天站长”,互查交流实现了全市346处驿站的现场调查“全覆盖”,建立了7类、781件问题清单。
  在整改提升中“务实效”
  市总工会积极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制发专项整改方案、召开专题视频会议,有针对性地向各工会驿站反馈问题清单及整改建议。
  其中,市总工会针对全市56处规划不合理、使用效率低、基本没有服务对象的工会驿站,予以撤销摘牌、公示通告。
  同时,市、县、基层三级工会联动,集中1个月时间整改驿站存在的问题不足。市总工会列支专项经费,统一采购、帮助各驿站配备桌椅、饮水机、手机充电插排、应急药箱等233件基础设施,做实休息、饮水、充电、应急药品等驿站基本服务。各县市区总工会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按照有基础服务功能、有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有统一规范名称、有服务承诺公示“四有”整改提升标准,完成192处工会驿站整改提升工作。
  此外,全市工会系统坚持“职工群众评价是衡量驿站整改成效的唯一标准”,用好“齐鲁工惠”App满意度评价平台,在工会驿站内普遍设立“进站职工意见薄”,鼓励职工对驿站服务提出意见建议,并做好收集分析、跟进服务和及时反馈。截至目前,系统内职工累计评价达10106次,满意率达99.88%。
  在提升服务上“出实招”市总工会抓住“转化”这一目的,将学习教育成果体现在服务职工群众提质增效上。
  出台《提升工会驿站服务效能打造工会“心安驿站”工作方案》。根据方案,在现有工会驿站范围内,择优打造100处工会“心安驿站”,为职工群众提供心理、法律、维权等服务。
  明确新建驿站审批权限,在全面分析驿站布局和作用发挥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因需确定年度新建工会驿站计划。市总工会在市主城区积极探索新建创新试点,目前正与城管、物业、爱心企业等有关部门单位对接。
  开展“驿站服务效能提升”行动,鼓励和支持工会驿站提供“6+N”特色公益服务。一方面,做实休息、饮水、热饭、阅读、手机充电、应急药品6项基础服务;另一方面,结合工会工作实际,推动送温暖、送清凉、送岗位、送技能、送健康、送文化、送帮扶、送爱心、送入会服务、送法律维权等N个普惠性活动向驿站延伸。据不完全统计,今年3月以来,工会“心安驿站”已开展各类服务活动136场次,直接服务职工群众逾8500人。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