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18日
你测量血压的方式可能是错误的
滨医附院心内科专家带你走出高血压防治误区
文章字数:2,468

  本报记者刘飞通讯员张莹莹董坤
  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元凶”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被称为“无声杀手”。据统计,我国现在的高血压患者已超2.45亿人,其中80%的患者的血压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轻微高血压不用管吗?”“高油高盐会导致高血压吗?”“降压药可以长期吃吗,会不会有副作用?”……生活中,很多人对于高血压还存在疑虑和误区。为此,记者采访了滨医附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崔建国,请他为大家详解高血压防治知识。
  ■很多人不仅测量血压的方式是错误的,甚至连测量仪器都买错了
  “对于高血压防治,血压的精准测量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崔建国说,但日常生活中,很多市民的血压测量方式并不准确,“其实不仅仅是测量方式不对,甚至连使用的测量仪器都是错的”。
  那我们该如何正确测量血压?
  首先,从测量仪器来说,日常生活中一些市民购买的腕带血压计,其实无法精确测量数据,临床医生都不会推荐。“我们建议大家购买具有资质的上臂式血压测量仪器。”崔建国表示。
  其次,从测量方式来说,一些患者测量血压时非常随意,而且测量位置在左上肢、右上肢间来回切换,这样测量出来的数据可能存在较大误差。“我们建议大家测量右上肢,左上肢的血压可能比右上肢更低一些。”崔建国说。
  第三是测量时间段,许多高血压患者的测量时间段不固定,有时是早上起床后,有时是晚上;还有些患者比较随意,什么时候想起来就什么时候测;更有些患者在血压处于高值时多次测量,这样容易造成焦虑情绪。“我们建议患者主要选择两个时间段测量血压,一是晨起后,二是睡觉之前。”崔建国说,人一天的血压值,是一个“勺形”曲线,一般是早上最高,凌晨2点左右最低。
  另外,崔建国建议,高血压患者要规律测量,有条件的话,每天按时测量;如果没有条件,一周之内选择2天、测量4次。测量时不仅要测量血压数值,还要测量心率,把这些数值规范记录下来,这样在前往门诊就诊时,更有益于医生判定病情。
  ■高血压是综合因素导致的结果,不能单纯说是因为饮食原因
  很多人认为,高血压的发生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的,事实到底如何?
  “这种说法也对也不对。”崔建国表示,除了遗传因素、年龄增长之外,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引发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原因,“高盐、高脂饮食会加重血管硬化,血管硬化后导致血管阻力增加,这是高血压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
  “但是这种说法也不是绝对的,饮食具有地域性,每个人的敏感度也各有不同,有的人可能很能吃咸,但没有患上高血压。”崔建国表示,高血压的发生是综合因素导致的结果,不能单纯说是因为饮食原因。比如,熬夜会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加速血管硬化;再比如,现在各行业“内卷”严重,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长期处于精神压力状态,精神压力增大,容易产生心率加快、心慌等症状,从而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另外,现在很多上班族每天坐着不动,缺少运动会让血管失去弹性,“所以我们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所谓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是规律作息,也就是尽量做到早睡早起;其次,身体BMI指数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因为超重与肥胖也是引发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方面,要规律活动。
  “合理的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崔建国建议大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每周至少2到3天、每天保持30分钟有氧运动,“不一定非得是跑步、游泳和骑自行车,哪怕每天快走30分钟,也是有效的运动方式”。
  ■降压药不可乱吃,听听专科医生的建议
  现实生活中,许多市民检查出轻微高血压后不甚在意,认为高血压不严重,平时又没有任何症状,可以不用管,其实不然。
  事实上,全球每年大概有1000万人死于高血压并发症,约占高血压患者比例的13%。所以说,高血压的危害非常大,而且很多时候它“悄无声息”。长期高血压,可能会造成一些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脑梗、脑出血、眼底出血失明、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是主动脉夹层等更严重的疾病。
  崔建国说,在临床上,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通过服药控制病情,但对于服用降压药,还存在很多误区。
  误区一:降压药可以自行选择。
  “这个问题我们在临床中遇到较多,其实降压药物是有选择性的,不能随便乱用。”崔建国说,不同的高血压人群,由于高血压类型、病因以及个体差异较大,需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药物,盲目用药可能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
  “所以说,患者发生高血压之后,如果觉得需要控制,最好是找专业医生员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崔建国说,如果后期需要调整药物,也需要医生在测量精准后进行调药,而不是患者擅自修改方案。
  误区二:越贵的药效果越好。
  “对于降压药物,从治疗疾病角度来说没有贵贱之分。药物便宜,可能是因为它的研发的时间已经很长,或者已经非常普遍,导致成本降低。有些刚刚上新的高价药物,效果不一定比其效果更好。”崔建国建议,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服用一款长效药物,1天只需服用1次。这样做的好处,一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二是能非常有效地使患者的血压达到一个平稳状态。
  另外,市面上还有一些号称可以达到降压效果的保健产品。对此,崔建国表示,这些产品里可能会添加利尿剂,从而达到降压作用。如果市民发生高血压情况,还是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误区三:药吃得越多对身体伤害越大。
  有的高血压患者前往门诊就诊后,医生为其开具三四种降压药,很多人有疑问,认为降压药吃1种就可以了,也有很多高血压患者血压平稳后,自行停药,其实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很多患者来到门诊后,我们会为其选择2种甚至3种降压药,其实,第二种或第三种药物的作用,可能是为了把第一种或第二种药物的副作用抵消掉,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崔建国表示,还有些患者血压很高,一开始为他开具了3种甚至4种降压药物,后期他在用药过程中血压控制稳定,然后就慢慢自行停药,最后完全停用。这时,他的血压会反弹,后期再反复用药,也有可能会造成血压控制抵抗,这样都是不对的。
  “血压控制有季节性,冬天患者的血压可能控制不太好,可能需要加药。到夏天,血管扩张后血压控制会平稳一些。”崔建国说,而且人一天的血压也会有波动,不要因为一时血压升高而焦虑,血压控制是一个长期过程,“做到精准测量、有效控制,才会健康长寿”。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