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宋金伟 通讯员穆若涵报道)“自从河里清理以后,水质干净了,再也没有臭烘烘的气味了,夏天蚊虫也少了,老百姓的心里亮堂了。”沾化区富国街道西杨村村民杨志国高兴地说。
近年来,富国街道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多措并举全力保障辖区河湖清洁,绘就了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
强化组织领导构建责任体系
富国街道将河湖清洁工作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成立了以街道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河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各社区(村)的职责分工,形成了“街道主导、部门联动、社区(村)落实、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制订详细的河湖清洁工作方案,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同时,建立定期巡查制度,街道和社区(村)两级河长定期对辖区内的河湖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类问题。
为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责任、明确各级河长任务,富国街道定期召开河长制联席工作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专题安排部署。该街道梳理镇级以上重点河段86公里全部配备河长,设立镇级河长15名、村级河长28名、公益岗河管员16名,实现“河长”网络体系全覆盖,为河长制工作全面落实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护河氛围
富国街道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广泛开展河湖保护宣传活动。通过社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普及河湖保护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河湖清洁的重要意义,引导群众自觉爱护河湖环境。组织开展“保护河湖从我做起”主题宣传活动,邀请环保专家举办讲座,向群众讲授节水护水小窍门;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环保宣传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河湖保护的良好氛围。此外,该街道还设立了河湖保护举报电话和邮箱,鼓励广大群众对破坏河湖环境的行为进行举报,形成了全民监督的良好局面。
“为全面及时宣传河长制工作、确保全员积极参与,我们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各级河长中人大代表身份,倡议辖区群众从爱护家门前的河流做起,争做河湖保护者。”富国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王超说。截至目前,富国街道人大代表共参与巡河90余人次,带动群众自发清理河道、沟渠20余次。富国街道河长办在主要河流显著位置设立河长公示牌20余块,及时更新河湖情况,群众发现辖区河流存在被污染的情况,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上报河长,及时发现、整改各类问题,为河长制工作持续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加强源头治理改善河湖水质
富国街道坚持问题导向,从源头上加强河湖污染治理,加大对工业污染源的监管力度,对辖区内的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建立污染源台账,督促企业完善污水处理设施,确保达标排放。加强对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置率。同时,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广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对河湖水质的影响。此外,该街道还组织开展了河湖清淤疏浚专项行动,对辖区内的河湖进行全面清淤,清除河道内的垃圾、淤泥和障碍物,改善河湖行洪能力,提高水环境质量。
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果
富国街道不断完善河湖保护管理制度,持续加强对河湖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为进一步深化河长制工作,我们建立各级河长‘上下联动、全域覆盖’的工作机制,在巡河过程中发现问题逐级上报、逐级整改;针对发现的难点问题,由河长制办公室召集环保所、执法办、水利站等相关站所共同研究会商解决。”富国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王延春说。
截至目前,富国街道共清理河道垃圾50余吨,拆除河道违建3处,整治河道污染源5处。同时建立长效机制,由街道牵头成立专项检查组,不定期开展从严检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处理、限期整改,确保河湖清洁工作取得实效。
富国街道多措并举保障辖区河湖清洁,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提升了群众生活品质,而且为街道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将坚持巡河与人居环境整治、防洪、环保、禁渔禁捕等工作一同部署、一体推进,深化部门协同,开展联合执法,对河湖问题进行常态化巡查整治,实现河湖清洁常态化、长效化,聚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富国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建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