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18日
跨市退租10月无果 司法所仅用半天成功化解
——博兴庞家司法所高效化解厂房租赁纠纷
文章字数:917
  见习记者赵慧静通讯员李盈霏
  2025年3月27日下午,在博兴庞家司法所调解室内,随着手机“叮”的一声到账提示,张军(化名)与李国亮(化名)的手终于握在了一起。这场历时10个月、横跨两地的租赁纠纷,在调解员半天的斡旋下,以23.5万元当场履行的方式圆满化解。
  时针回拨到2024年6月,在东营市东营区某乡镇的厂房租赁现场,塑料加工商人张军与房东李国亮都怀揣美好愿景。1200平方米的厂房、25.5万元的租金、白纸黑字的合同,看似构筑起双赢的开端。然而,当厂房一些手续迟迟未能办理,影响到张军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时,这份契约逐渐演变成信任的试炼场。
  “当时老李拍胸脯保证随时退租!”张军连夜拆卸设备时未曾料到,这场退租竟会演变成横跨滨州、东营两地的持久战。
  10个月间,张军10多次驱车往返滨州、东营两地,要求李国亮退还租金,但得到的总是李国亮“资金周转困难”的托词。同时,李国亮也满腹委屈:“合同签了说退就退,我的损失谁来担?”
  2025年3月27日,张军攥着厂房钥匙和租赁合同来到庞家司法所,诉说了自己的遭遇。
  “我们接到申请后,第一时间向双方了解核实情况。”庞家司法所所长范园园说,“通过沟通发现,虽然两人情绪对立,但都有解决问题的意愿,这就是调解的突破口。”
  调解桌上,范园园先为李国亮详细解读了《民法典》合同篇相关条款。当被告知“如果对方起诉,拒不履行可能纳入失信名单”时,李国亮的神情有些紧张。
  转向张军时,范园园话锋转为体谅:“张总,你看李国亮刚经历投资失利,咱们能否给些筹款缓冲期?”
  调解进入第4个小时,李国亮提出,张军使用厂房这几个月期间,产生了2万元的电费,如果他承担这2万块钱,自己愿意把租金还给张军。范园园趁势提议:张军少收2万元,李国亮今天凑齐余款。
  经过范园园大半天的“穿针引线”,双方终于达成共识,签订调解协议:李国亮当天退还租金23.5万元(扣除厂房使用期间产生的2万元电费支出),张军归还厂房证件,此后互不追究。
  这场耗时10个月的纠纷,最终以“现场履行”的高效解决收尾。
  “调解矛盾不能只盯着‘事儿’,更得想着‘人’。企业经营不容易,遇到纠纷时双方都着急。咱们多花点时间耐心沟通,用法律理清责任,拿情理疏导心气儿,就能解开当事人的心结,也算是为咱们地方的营商环境出份力。”范园园说。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