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16日
写实金融“五篇大文章” 润泽滨州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通讯员赵建红王春昕
文章字数:4,056


  编者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擘画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正指引着新时代金融服务的创新实践。滨州金融业紧扣国家战略导向,以“滨周到”服务品牌为引领,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实践,推动政策直达、服务下沉、资源互通。
  金融之道,唯实唯新。中国人民银行滨州市分行依托滨州市金融学会搭建“滨周到·金融会客厅”宣传平台,秉持“金融为民”初心,凝聚发展智慧,荡起滨州“智者智城”向“强”而行的澎湃动能,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滨州市分行勇担使命、积极作为,深化金融畅通工程,把2025 年确定为“金融五篇大文章全面推进年”,引导全市金融机构聚焦“三大战役”“三大行动”“八大品质”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搭平台、优场景、解个案”,实现全市信贷总量稳步攀升。截至2025 年5月末,滨州市各项贷款余额 4605.3亿元,同比增长10.89%,增速居全省第5位。
  ■ 科技金融:点燃创新驱动“新引擎”
  部门联动搭建平台。聚焦地域特色,中国人民银行滨州市分行与市直相关部门建立工作协同机制,联合印发《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助力全市科创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深化“滨州市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年”行动,搭建“金融+财政+产业”对接场景;召开金融支持工业企业暨技术改造重点项目政金企对接会议、“科创赋能·金融筑梦”政策宣讲暨科技金融推介会议等,推动科创领域贷款增量扩面。截至2025年4月末,全市金融机构科技贷款余额980.45亿元,惠及企业2122家次。
  资金引导精准支持。用足用好支持科创领域央行资金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截至2025年5月末,全市落地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24.52亿元。1—5月,发放科创引导再贴现15.72亿元,专精特新再贴现15.48亿元。
  债券融资拓宽渠道。自人民银行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以来,滨州市分行第一时间深入辖内发债主体企业,现场宣传科技创新债券政策,摸排企业债券融资需求,建立科技创新债券项目储备库,实时跟踪企业发债工作进展,大力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今年5月份,山东宏桥成功发行全国首批、全省首支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债券5亿元。
  ■ 绿色金融:绘就生态发展“新画卷”
  系统推进凝聚共识。该行立足滨州市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实际,坚持一年一个主题,做好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协同推进,擦亮“绿金滨州”品牌。先后印发绿色金融、转型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承办全国绿色金融成果巡展,举办滨州市转型金融研讨会,构建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金融顾问服务框架,助推滨州市以综合评价第1名成功入选全省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市级区域综合性试点。截至2025年1季度末,滨州市绿色贷款余额800.43亿元,余额占比居全省第3位。
  标准引领贷款落地。在全国率先编制铝行业全产业链转型金融支持标准,细分转型活动目录,突出产业链条全覆盖,推动以省级团标发布并在中国金融学会年会推介,工作经验在全国铝行业转型金融标准研讨会上作交流发言,有效解决转型金融活动识别难题。在标准支持下,兴业银行滨州分行发放全国首笔铝行业转型挂钩贷款2亿元,按减排绩效给予企业10个BP利率优惠。截至5月末,2家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转型贷款3.88亿元。其中,兴业银行滨州分行以总行绿色金融部为媒介,将该模式输出至河南、云南等铝业集聚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双轮驱动优化场景。打造“央行资金+绿色金融”双轮驱动模式,设立再贷款再贴现专项支持额度,加力推动各项货币政策工具落地滨州。政策实施以来,辖区企业累计获得碳减排贷款33.96亿元,运用山东版再贷款减碳引导额度4.47亿元。名单搭桥畅通银企对接渠道,常态化推送转型金融重点企业名单和工业领域“两维三色”企业名单,构建更为畅通的转型金融授信融资基础设施。截至今年1季度末,名单内企业累计授信超过950亿元。完善载体解决企业融资个案,开展“金融方舟护航·金融顾问圆梦”专项行动,累计解决企业金融问题148个,446家企业获得87.12亿元贷款支持。开展绿色低碳转型创新“揭榜挂帅”行动,召开全市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工作推进会议,组织12家银行、保险、担保机构进行集体“揭榜”,打造一批创新性、示范性、成效明显的应用场景。截至5月末,5家揭榜银行机构在有色、化工、交通、农业等领域落地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5.34亿元。
  ■ 普惠金融:织密民生福祉“保障网”
  构建“金企振兴共同体”。中国人民银行滨州市分行持续深化“金融+商会+企业”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成果,扎实推进“银行行长进商会访企业”“首贷培植”等行动,推动全市民营企业贷款扭转下滑趋势实现同比多增。2025年5月末,全市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336.77亿元,较年初新增60.85亿元;民营企业发债金额居全省第1位,推动山东宏桥落地全国首笔民营企业“绿色+乡村振兴”双贴标债务融资工具。持续开展个体工商户金融伙伴育苗三年专项行动,5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753.89亿元,同比增速21.56%,高出各项贷款增速10.67个百分点。
  打造“一行一品一特色”。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围绕中国厨都、中国绳网之乡等“国字号”县域民营产业集群,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激发产业振兴动能。截至2025年1季度末,全市特色产业贷款余额155亿元,支持经营主体1.89万户。创新“金融+城乡融合”模式,聚焦粮食安全、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领域,金企联动反哺乡村,产融共生加大信贷支持。2025年5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2101.77亿元,占全部贷款比重46%。指导金融机构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在差异化竞争中赢得市场先机,农发行滨州市分行发放首笔海洋渔业贷款4.8亿元,并实现首笔投放2.4亿元,用于支持无棣县近海海域海洋牧场项目建设,助力打造海上粮仓。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促共富。针对全省3个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促共富示范县之一的博兴县,中国人民银行滨州市分行联合市直相关部门通过座谈会、调研、督导等方式,引导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机构加大县域贷款投放力度。2025年5月末,博兴县各项贷款余额645.88亿元,同比增长14.62%。创新打造“金融+X”促共富模式,齐鲁银行滨州分行创新“兴博—齐鲁共富贷”,博兴农商行创设“鲁担惠农兴博共富贷”,2家机构累计投放共富贷款1.08亿元,支持36个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以“贷”促兴带动村集体增收。
  ■ 养老金融:托起银龄幸福“夕阳红”
  健全养老领域金融服务体系。中国人民银行滨州市分行牵头印发《滨州市推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联合市民政局开展金融支持养老服务发展“五个一”提升行动,协同推动辖区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围绕“产品定制化、网点适老化、服务智慧化”加大养老领域金融产品供给,优化升级网点建设,提升适老化水平。2025年5月末,金融机构养老领域贷款余额7.94亿元;1月—5月新发放养老领域贷款3.96亿元;设立“养老服务示范点”等养老特色金融机构网点177个,基本完成适老化网点改造。齐鲁银行滨州分行、威海银行滨州分行通过银团贷款支持滨州康养职业学院的项目建设,发放贷款3.6亿元。
  创新信贷产品助力“心安城市”建设。老有所养,民有所安,引导金融机构不断满足适龄群体需求,创新养老领域信贷产品,打造舒适金融“康养圈”,助力滨州“心安城市”建设。齐鲁银行滨州分行与市人社局推出“齐鲁市民贷”,在涵盖正常缴纳社保客户基础上,首次将45岁—60岁低龄退休人群纳入客户群体。截至2025年5月末,该行“齐鲁市民贷”余额7209万元;同时,创新推出“常清泉”养老联名借记卡,打造“储蓄+消费”模式,让老年人体验“积分养老”模式带来的增值服务,已累计发卡突破5600张。
  强化宣传引导提升服务温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政策宣讲力度,围绕地方重点养老项目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组织金融机构在山东养老服务消费提振年暨“鲁焕春欣”康养文旅消费季启动仪式进行养老信贷产品宣传,多次赴养老产业企业调研养老金融创新与发展情况,协助企业畅通融资渠道。针对特殊银龄群体,各金融机构不断创新服务方式,通过上门服务等人性化方式护老适老。邹平农商银行聚焦老年群体多元化文化生活需求,成立“金色年华”俱乐部,开展各种活动75次;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上门为老年人提供足不出户的金融服务。截至5月末,该行累计上门服务1500余次,开展志愿活动350次,服务老年客户30.8万余人次。招商银行滨州分行建立老年客户联络机制,对老年客户建立家庭联络台账,防范老年客户遭遇电信诈骗时无法及时应对风险。
  ■ 数字金融:开启智慧金融“新纪元”
  深化数字技术“五篇大文章”服务运用。该行深入落实《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引导金融机构探索“数字技术+实体经济”模式,数实深度融合于“五篇大文章”各个领域,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交通银行滨州分行通过搭建特色化数据模型,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线上金融支持,创新推出“科创齐鲁贷”,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纯线上信用贷款,最快当天申请次日放款。截至2025年5月末,该行累计投放“科创齐鲁贷”3.79亿元,为105家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完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保障,加大网点智慧升级和线上渠道拓展。截至2025年5月末,辖区农商银行线下网点智慧升级200个,布放大堂式智慧柜员机358台、移动式智慧柜员机169台,推广线上信贷产品10余个,余额56.89亿元。深化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推动业务流程、服务渠道数字化升级。邮储银行滨州市分行依托“邮e助”App,打造三农信贷移动营销地图,对营销过程实现“数字化”“可视化”“全局化”管理,实现“客户少跑腿、银行和数据多跑路”。截至目前,该行通过营销地图“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点对点服务超3万名客户,授信总额超18.15亿元。
  优化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服务水平。夯实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征信服务主渠道作用,积极推广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提升金融信用信息、资金流信用信息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截至5月末,全市所有已接入资金流平台金融机构累计通过资金流平台实现查询企业583家,查得产品报告1274份,为232户企业实现授信20.35亿元,用信14.43亿元。其中,3家银行成功为11家“白户”企业实现授信0.46亿元,有效助力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