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赵浚彤报道)近日,记者从市科协获悉,2025年,市科协将以开展“企业科协建设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全力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全面融入“三大战役”“三大行动”战略部署,在科技创新主战场上展现科协担当。
把握时代方位,筑牢企业科协战略支点。坚持问题导向,明确“基础建设——组织覆盖——样板体系”三步走工作思路,5月前开展县市区调研,绘制我市企业科协“数字画像”,召开“全市企业科协建设工作推进会”;8月前实现重点园区科协组织全覆盖,培育26家示范企业形成“雁阵效应”;12月前构建“产业链科协联盟”服务体系,打造科创服务新样板。以提升我市企业科协建设能力与服务质效,着力解决组织覆盖与产业需求、服务能力与科创需求、资源集聚与协同需求不平衡问题。
实施“三大行动”,打造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实施精准施策强根基行动,在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健全企业科协组织,推动实现有研发活动的特色产业园区科协全覆盖。集聚资源,以滨城区71家企业科协为典型,带动其他县市区企业园区科协实现质量提升、数量倍增。实施创新资源强导入行动,举办“浸润工程”专题培训,做好“科创中国”和中国科协专利信息资源系统两个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助力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创新打造“专家博士进企业”“高端人才柔性共享”双计划,组建“品质滨州专链科技专家服务团”,打造技术需求“动态收集——精准匹配——跟踪服务”的闭环管理模式。实施平台搭建强聚合行动,联合开展“内燃机绿色低碳技术发展会议”“渤海科创发展驱动会议”,形成具有滨州特色的科创活动品牌。联合举办“科创融合共谋发展”战略座谈会,围绕我市11条产业链科技服务、高层次人才引育、专家智库建设等达成合作共识,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构建长效机制,塑造科创服务新范式。在全省率先推出直接联系科技工作者的交流平台——“科言科语对话汇”,重点邀请我市青年科技工作者、重点骨干企业科研专家等十类人群,聚焦科技助力“三大战役”、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十个方面问题,搭建省市领导、科协组织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与科技工作者面对面对话交流平台。梳理我市与国家级、省级学会对接需求,制定方案并形成《关于加强与国家级、省级学会联系对接的意见建议》,借助国家级、省级学会的高端智力资源和广阔平台,快速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促进知识流动与技术共享,赋能我市科技经济深度融合,为滨州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