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沾化讯(通讯员李秀玲报道)5月19日上午8时许,在沾化区富国街道文化路人民广场东侧,41岁的外卖员李鹏兴完成订单后,走进路边的向阳花红色驿站,将早晨上班时带的包子、稀饭用微波炉热了一下,又从饮水机加满了一杯水,安心地坐下来吃早饭。
“这个驿站真是方便,能热菜热饭,我们可以随时进来喝口水、充充电,还能看看书、避避暑。如果饿了,这里还免费提供泡面、火腿肠等食物,让人无比心安。”李鹏兴高兴地说。
为了让驿站发挥更大作用,沾化区整合多方资源,精心选址建设,并外设智能门锁,可凭专属出入码24小时出入,同时安排了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设施设备完好、环境整洁卫生。“驿站自4月份开始运营以来,已成为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歇脚、看书、寻求帮助的地方。我们每天都会提前来到驿站,把水烧好,把卫生打扫干净。看到他们进来休息,我们也会主动跟他们聊聊天,问问他们有什么需求。能为大家做点实事,我们觉得也非常开心。”向阳花红色驿站工作人员李倩说。
向阳花红色驿站以微小贴心的服务,满足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为他们送去实实在在的便利,让服务走“新”更走“心”。除了能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充电休息、能量补给等服务,向阳花红色驿站还搭建起新就业群体职业培训与社会交流的平台,通过举办安全驾驶培训、心理健康讲座、政策宣讲、普法宣传等活动,不断提升新就业群体的专业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今年以来,沾化区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建成向阳花红色驿站和“闺女来啦”志愿服务中心,集中推出包含40余项服务内容的“爱‘新’服务清单”,常态化开展暖“新”服务活动20余次。组建“爱‘新’志愿联盟”和“枣乡红旗手”志愿服务队,建立“以服务换服务、以服务促治理”工作机制,带动全区200余名快递小哥、网络配送员化身基层治理的“流动哨兵”。
“我们不断深化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着力在全区范围内打造涵盖新就业群体工作生活、学习教育、技能提升、职业发展、安居安业等服务内容在内的15分钟暖‘新’服务圈,为他们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能歇脚’的一体式暖心服务。”沾化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区委“两新”工委书记王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