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21日
“村企联建+跨村联建”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滨海镇15个村共建农业示范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
文章字数:1,986

  本报沾化讯(通讯员赵国兴报道)时下正值小满节气,位于沾化区滨海镇垛瞿阝村的新滨果蔬标准化种植共富示范园内,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热闹非凡的景象,特色西瓜、甜瓜、黄瓜、圣女果等果蔬迎来丰收季,绿油油的藤蔓犹如一条条绿色绸带,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上面挂满了果实,散发着浓郁的清香,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采摘的乐趣。
  连日来,各地游客从四面八方涌向该示范园,他们穿梭在田间地头,脸上洋溢着愉悦的笑容,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瓜果大世界。大家轻轻拨开叶子,小心翼翼地挑选着那些色泽鲜艳、圆润饱满的果实,有的搬起一个硕大的西瓜,轻轻拍了拍,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有的蹲下来,仔细观察每一颗圣女果,然后挑选出最红最亮的那些,放入篮子中,大棚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田园采摘活动,让大家品尝到了新鲜美味的果蔬,尽享大自然最纯粹的馈赠。
  该示范园负责人黄效英介绍,大棚里的果蔬都是在自然环境下生长成熟的,没有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保证了安全和口感。游客们可以现场品尝,感受那份来自大自然的清新与甜美。“这里的西瓜比超市里买的甜多了。”来自滨州市区的游客王女士一边挑选西瓜,一边用手机拍摄短视频,记录下美好的瞬间。她兴奋地说:“这种体验真是太棒了,不仅品尝到了美味,还能感受到田园生活的乐趣。”在她身后,三五成群的游客纷纷拿出手机,拍下美好的瞬间,分享到微信朋友圈,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个“宝藏之地”。
  黄效英介绍,自开园以来,采摘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果蔬产品供不应求。该示范园是滨海镇搭建的“跨村联建”乡村振兴发展平台的重要组成项目。2024年,滨海镇党委从全局出发,进行整体布局谋划,以“村企联建”为契机,以“跨村联建”为总体架构,大力发展共富项目,增强村庄发展融合度,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活力。该镇对15个村的资源、资产、资金进行全面汇总和梳理,绘制出“全域产业地图”,按照地缘相近、产业相连、人口相适的原则,将各个村的存量资源进行集聚,充分挖掘发展潜力,共同谋划产业振兴之路。
  借此契机,垛瞿阝村立足村庄发展优势,以“跨村联建”为载体,整合了100亩土地,筹集了200万元联建资金,规划建设了新滨果蔬标准化种植共富示范园。该示范园统筹推进葡萄、西瓜等特色种植项目,并创新推出研学游、亲子游等文旅项目,带动周边村庄、村民增收致富。目前,该示范园内的特色西瓜、甜瓜、黄瓜、圣女果等成熟上市,在丰富了市场供应的同时,也为种植户们带来了可观的收益。看着挂满藤蔓的果实和络绎不绝的游客,种植户们脸上难掩丰收的喜悦,大家纷纷表示,这些特色果蔬的种植,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整体收入水平,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各个村集体通过参与项目的运营,获得了稳定的收益,为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就业,为村民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许多村民可以在家门口就业,不用再远离家乡去外地打工,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获得稳定收入,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传统产业”到“智慧农业”,滨海镇新滨果蔬标准化种植共富示范园用实践证明了“村企联建”“跨村联建”的强大生命力。滨海镇农业农村工作负责人介绍,“村企联建”“跨村联建”模式是一种创新型的农村发展模式,打破了传统村庄发展的局限,将多个村庄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发展。这种模式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各个村可以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避免资源浪费和项目重复建设。同时,也有助于加强村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新滨果蔬标准化种植共富示范园的带动下,滨海镇越来越多的村集体和种植户开始尝试种植特色果蔬,他们积极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种植和管理水平;通过参加培训、参观学习等方式,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模式,提高了果蔬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这种发展模式也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到农村建设中,为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滨果蔬标准化种植共富示范园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探索和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更多特色果蔬品种,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农作物的附加值。此外,该示范园将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打造集采摘、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参观游玩。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示范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新滨果蔬标准化种植共富示范园的成功实践,为农村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滨海镇通过“村企联建”“跨村联建”模式,实现了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而且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为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有益借鉴,为推动农村繁荣进步作出了贡献。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