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16日
郭峰:让“工匠精神”在高压电的世界里绽放独特光芒
本报记者张旭李建亮通讯员刘源王雪菲
文章字数:926
  在国网滨州供电公司,有这样一位“电力医生”,他用33年的时光,把青春熔铸成守护万家灯火的匠心。从青涩的试验员到齐鲁首席技师,从攻克技术空白到培育匠心火种,他让“工匠精神”在高压电的世界里绽放出独特光芒。他,就是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高级专家——国网滨州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五级职员郭峰。
  记者见到郭峰时,他正和同事们一起在国网滨州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简化实验室里,从变压器里抽取绝缘油进行耐压实试验和微水试验。“我们做的试验是绝缘油简化试验中的两个项目。抽取电气设备内部的绝缘油进行简化及色谱试验,类似于医院里给病人做抽血化验。通过分析油中的气体组成,能够有效判断电气设备的健康状况,有利于及时发现隐患并进行处理,避免事故的发生。”郭峰说,电气试验则像给设备做CT,每个图谱都是设备的心电图。
  1992年,郭峰在滨州供电公司修试所高压试验班参加工作,为了搞懂变压器局部放电的图谱规律,他在实验室熬了3个月,每天重复几十次试验。正是凭借这股子“拧毛巾”的较真劲儿,郭峰在2006年挑起了滨州供电公司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的大梁。当时,全省能开展这项技术的市级公司不到4家,他带领团队从零起步,累计完成 38 台110kV-220kV变压器试验,为企业节约成本200多万元,彻底填补了滨州电网的技术空白。
  在2005年举行的华北电网技术比武中,郭峰仅用16分钟就完成了需要用时20分钟的试验项目,靠的也是这种刻进骨子里的较真和努力。走上班组长岗位后,郭峰在市公司范围内率先提出“1+N”导师带徒法,即徒弟可以自主选择相关专业的多位师傅,实现各专业间相互融合。如今,郭峰带的16名徒弟中,有12人已走上管理岗位,4人成为各专业业务骨干。
  作为山东省创新能手、省级创新工作室带头人,郭峰带领团队近两年取得5项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创新成果分获省、市表彰。其中,他主持的创新成果“油色谱试验自动脱气进样装置”作为省公司首批孵化项目研发成功,先后荣获中国水利电力行业质量技术创新与质量改进成果一等奖、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效竞赛金奖,并列入省公司重点推广目录及零购目录在系统内进行推广应用。
  从事电气试验专业工作30多年来,郭峰带领班组解决了数十项生产技术难题,主持了多项技改项目,为公司带来巨大效益。2024年,郭峰荣获“齐鲁工匠”荣誉称号。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