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15日
博大禽业双亿羽孵化中心实现传统孵化向自动智慧孵化升级,年可孵化鸡苗2亿羽
鸡苗孵化装上“智慧大脑”
本报记者丁春贵董锋磊通讯员高方琪
文章字数:1,191






  种蛋分级、孵化、出雏……在博兴县博大禽业双亿羽孵化中心,通过全自动分级设备、智能孵化器、智能出雏器等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让孵化全程数智化、生产可视化,实现了传统孵化向自动智慧孵化升级。
  “通过孵化中心的场物平台智慧管理中心,我们可以使用电脑、手机来操控鸡苗孵化。”博大禽业双亿羽孵化中心负责人时佩龙用手机向记者展示了孵化流程。孵化中心内部温度及湿度设置、种蛋识别和剔除等操作可实现“一键完成”,并且该管理平台可以对人员、设备等生产场景进行在线监控,实时监测温度、湿度等生产指标。
  博大禽业涉足种苗孵化已有30余年时间,此前已有3座孵化场,年可出鸡苗1.5亿羽。2024年,为推动传统孵化向自动化、智能化、高品质化升级,该公司整合12座现代化父母代种禽场,依托中国电科第41所设计研发的智慧孵化设备物联全自动化车间,投资2亿元建设双亿羽孵化中心。
  “博大禽业双亿羽孵化中心今年3月1日投产,3月底日孵化种苗24万只,4月底每天出苗30万只。设备全部调试运行完成后,年可孵化鸡苗2亿羽。”时佩龙介绍,新建孵化中心将原有的3座孵化场进行合并,实现资源统筹、科技加成,向规模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该中心孵化附属设备前端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一拖三种蛋分选设备,可实现每小时分选种蛋6.6万枚,自动拆垛分拣种蛋等级。孵化器采用89台大箱体,单日上孵60万枚,单批次接苗50万羽。
  “以前种蛋分选环节需要工人拿着设备逐个进行选择,工作不但劳累,分选的成功率还有待提高。现在通过自动化设备,可以进行自动拍照识别、分选,分选成功率提高了,出雏率比以前增加了3%以上。”时佩龙认为,先进技术为新的孵化中心安装上了“智慧大脑”,让企业发展更加高效。项目还采用空气能机组精准控温,水源热泵机组实现多余能量回收,比传统电加热方式节能50%以上,实现降本增效,比传统项目更绿色更环保。
  孵化中心有一项规定:所有人员进入车间前、离开车间后,都需要洗澡更衣。因此,每天洗两次澡,是每个工作人员的“必修课”。工作人员洗完澡穿好专门的工作服以后,才能进入生产区域,且不能携带未经消毒的个人物品。
  “生物安全是种苗孵化的重要一环,对于下游养殖、加工等环节,甚至是食品安全是基础保障。”时佩龙介绍,在工作环境方面,孵化中心实现了蛋、苗分区,净、污分区,配备双套厅内浴室、餐厅、办公室、洗衣房等,摒弃了传统甲醛消毒工艺,采用可“入嘴”低浓度戊二醛混合低浓度苯扎溴铵进行高温分解雾化消毒。
  “从人工把鸡蛋推放到容器内自然孵化,到融合自动化生产线、高效协同系统的智能化孵化,种苗孵化进入4.0时代,实现了数据实时采集、分析、精准调控,为雏苗的孕育打造适宜的环境。”时佩龙认为,未来,前沿生物技术与人工智能将更加融合,“数智、无人、绿色”的孵化理念将成为雏鸡孵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共识。
  AI智能种蛋分选线。 智能自动化孵化厅。KUKA自动码垛机器人。
  AI智能自动照蛋设备。自动出雏设备。种蛋自动翻蛋系统。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