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快速发展与开放阶段(2016年至今):2017年,国务院批复滨州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滨州港正式走向世界。2020年后,滨州港吞吐量呈现爆发式增长。2020年突破3665万吨大关,并持续推进5万吨级航道及深水泊位建设。2023年至2024年,滨州港新增液体散货泊位,朝着国家中型港口的目标稳步迈进。
从最初的500吨级东风港,到如今成为环渤海地区的重要港口,并朝着亿吨大港的目标奋力前行,滨州港的建设历程生动展现了滨州从“临海不见海”到“向海图强”的战略转变。
融入海洋强国建设大局: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港口力量”
2018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2019年,滨州港被整合进入山东省港口集团。根据规划,山东将构建以青岛港为核心,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威海港、潍坊港、东营港、滨州港等港口为支撑,与天津、河北、江苏、辽宁港口紧密合作的发展格局。截至2023年,山东港口集团货物吞吐总量突破17亿吨,跃居全球首位。作为其中一员,滨州港功不可没。
自2019年8月成立至2023年12月底,山东省港口集团在滨州累计投资10个项目,总投资高达88.26亿元,有力推动了港产城融合发展,满足了企业运输需求,降低了物流成本,构建了地方政府、港口、腹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高质量发展良好格局,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2023年,山东省港口集团在滨州建成投产4个项目,总投资23.8亿元,新增码头通过能力924万吨、库区25万立方米、输油管道60.6公里;2024年,又启动11个项目,总投资约116.5亿元,涵盖涉及港口发展的多个领域,全力构建港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滨州紧紧围绕“大开放、大改革、大发展”战略方针,聚力攻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三大战役”,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壮阔征程。港口作为建设品质滨州的重要平台,在滨州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制造强市、发展新质生产力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滨州港持续推进扩能升级,充分发挥大项目建设的引领拉动作用,必将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品质滨州提供更多“港口智慧”,贡献更多“港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