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明元通讯员巩萌萌
1995年5月12日至13日,滨州地区工商业联合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滨州召开,选举产生了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常委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自此,滨州市级工商联历史揭开帷幕。
30年来,市工商联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两个健康”(即: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强化落实政治建会、团结立会、服务兴会、改革强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职能作用,团结全市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砥砺前行、奋发向上,谱写出新时代工商联工作新华章。
政治建会政治引领有力有效
市工商联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建立所属商会“渤海红”党建联盟,构筑商会党建的“红色矩阵”,传承渤海老区的“红色基因”,打造经济发展的“红色引擎”。组织企业家赴嘉兴、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等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对社会的信誉。积极开展争做“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相关主题活动,27名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被评为“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128名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被评为“实力百强、公益百星、创新百家”先进个人。
全市广大民营经济人士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积极作为,先后投身“万企帮万村”“万企兴万村”行动,总投资达137.2亿元,受益村1808个。民营企业充分发挥在公益慈善事业中的主力军作用,助力滨州连续五届荣登“中国慈善城市百强榜”。魏桥创业集团被中央统战部评选为“光彩事业发起实施30周年先进典型”。
团结立会服务大局有为有位
成功承办2022中国民营经济年会、省工商联十三届六次执委会议、2024山东民营企业百强系列榜单发布暨“鲁商回家乡”活动启动仪式、2025年山东省“万企兴万村”行动现场会暨民营企业促消费稳增长活动启动会议等,真正实现“办好一个会,精彩一座城”。
坚持高水平“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精心筹划各类招商引资引智活动。积极建立异地滨州商会,组建滨商滙发展联盟,在运行良好的商会设立“滨州市双招双引联络服务站”,成为滨州市双招双引、经贸交流、文化旅游的桥头堡和主阵地。开展壮大民企行动,7家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榜数量和营收总额均列全省第2位;9家企业上榜“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上榜数量和营收总额分列全省第2位、第3位;18家企业上榜“山东民营企业200强”,资产总额列全省第1位。
服务兴会为企服务有声有色
联合举办资本对接大会,开展“金融+商会+企业”支持民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承办全省金融助企高质量发展现场会等,助力民企破解融资难题。依托滨州学院(现名山东航空学院),成立“滨州市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为民企发展赋智。探索打造“e盏茶事”政企对接交流平台,建立“助企驿站”综合服务平台,市县联动解决企业诉求1668件,获评“创新中国”最佳案例。
联合公检法司,建立“护企联盟”。设立全国首个“困境企业司法挽救分诊室”、全省首个“法商+”知识产权维权平台,分别入选全国工商联与人民法院沟通联系机制典型案例、全国工商联民企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百佳实践案例。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25起案件被批准适用合规机制,获全国工商联实践探索成果优秀奖。
改革强会队伍建设有责有序
会员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市工商联有会员10658个,其中企业会员7113个、个人会员3389个、团体会员156个。所属商会20个,其中滨州异地商会数量15个。出台所属商会管理办法,承担了省级商会依法登记、政府为商会赋能、工商类行业协会归口工商联管理、清廉民企建设改革试点工作,推进所属商会改革发展,累计有13家商会获评全国“四好商会”,滨州市在全省产业链商会(协会)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市县工商联建设得到加强。市工商联获评“全国民营经济宣传阵地建设成效突出单位”“全国工商联调查点工作先进基层单位”;5家县级工商联被认定为全国工商联系统“五好”县级工商联,博兴县工商联获评全国“五好”标杆县级工商联。
30年来,滨州市工商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走过了不平凡的光辉历程。站在新起点上,市工商联将紧紧团结带领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和全市各级工商联系统,奋勇争先、踔厉前行、赓续奋斗,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最美滨州篇章贡献新的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