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09日
全市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小银行、大平台”作用,加速业务、数据、技术创新融合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全面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本报记者刘国军通讯员孙壮壮
文章字数:2,590
  近年来,全市农商银行牢牢坚守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市场定位,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聚焦金融服务“五大新赛道”,全力以赴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崭新篇章。
  创新创优打造科技金融“强磁场”
  “智者智城,志在滨州”。作为城市名片,滨州市将“科创”作为城市“八大品质”之一,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目前,全市共有科技型企业近1200家,整体银行融资规模近120亿元,广阔的市场空间为农商银行发展科技金融提供了机遇和平台。
  “2018年以来,我们在科研方面的投资已经超过9000万元,这多亏了农商银行的支持,让研发专利转化为真金白银,形成了闭环推进。”山东省博兴县锦隆钢板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旭介绍道。近年来,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新旧动能转换号召,先后投资6000万元进行生产线设备升级改造,其中有5000万元来自农商银行信贷支持。
  近年来,滨州全市农商银行针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轻资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加大对该类型企业的信用贷款、中长期支持力度;针对成长期科技型企业,推出“小微企业循环贷”及以核心企业为基础的供应链批量授信模式;针对成熟期科技型企业,运用“科技成果转化贷”“专精特新贷”,开展精准走访营销,积极延链、补链、强链。
  此外,全市农商银行通过对接科技、工信部门及第三方渠道查询获取辖内科技型企业清单,支持科技型企业371家,发放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33.89亿元。创新推出“税贷通”“鲁贸贷”“人才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科技成果转化贷”“专精特新贷”等10余款科技型信贷产品,以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专项行动,减轻企业融资负担。
  减碳增绿争创“绿色金融示范行”
  作为地方绿色金融先行者,全市农商银行积极行动,在绿色金融领域进行系列创新实践,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为客户提供更加灵活、多样化的绿色金融服务,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埃锡尔(山东)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是惠民县一家生产数控折弯机的民营企业,面对环保压力和转型升级需求,公司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惠民农村商业银行深入了解该企业情况后,为其量身定制了绿色转型金融解决方案,协助企业申请加入科创型企业数据库,并为其办理1000万元科创贷贴息贷款,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全市农商银行积极落实《金融支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和《“绿色金融深化发展年”专项行动方案》,开发绿色信贷评级体系,将环境因素纳入贷款决策过程;推出绿色债券承销和投资业务,为绿色项目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创新设计绿色供应链金融产品,支持上下游企业协同绿色发展;运用“知识产权质押”“技改专项贷”“绿色产业贷”等政策。2024年,全市农商银行累计发放绿色贷款1776户、19.56亿元,实现“两增长一提升”目标。
  聚焦主责巩固普惠金融基本盘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我送来了一场‘及时雨’!”从事光伏设备批发安装施工的王先生激动地说。王先生的公司因流动资金不足,导致供货困难,滨州农商银行在回访从事光伏发电行业的张先生时,得知王先生的困难后,客户经理当天进行了实地调查,收集贷款资料,迅速为王先生的公司开通了“信贷绿色通道”,并大幅简化办贷手续和流程,为其提供“一企一策”制定金融服务方案,有效减轻缓解客户的经营压力。
  滨州农商银行持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构建企业链上金融服务体系,依托当地政府,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与小微企业展开广泛深入的交流沟通,全面把握其经营中的痛点与难点,精准施策,累计为3572户小微企业,提供65.51亿元资金支持,有效缓解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也为其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市农商银行以“四张清单”、整村授信、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等为抓手,依托智慧营销系统,稳步提升建档评级、授信覆盖面、用信覆盖面,打造“普惠+精准”“农区+城区”金融服务模式,提升普惠金融建设水平。大力支持小微企业、民营经济,深入落实“滨惠灌”及金融畅通工程,对辖内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进行走访对接,继续加大线上和政策性信贷产品的推广力度,破解小微客户融资难题。
  护老适老助力养老金融变“享老”
  “农商银行真为客户办实事,我一直信任你们。”面对上门服务的工作人员,王阿姨激动地说。原来,王阿姨行动不便,因就医急需更新激活社保卡,她给相熟的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打去了电话。在了解王阿姨的情况后,无棣农商银行郑王分理处工作人员立即上门服务,帮助王阿姨解决了实际困难。据悉,该行配备22台社保卡即时制卡机,实现县域社保卡服务全覆盖,累计开展上门服务180次;代发城乡居民养老114.86万笔,金额2.38亿元;代发高龄津贴64311笔,金额426.47万元,真正打造老年友好型银行。
  邹平农商银行聚焦养老金融,为山东中博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发放贷款500万元,用于养老院室内精装修及室外管网施工等,助力养老产业发展。
  全市农商银行积极践行“金融为民”职责使命,创新推广“养老保障系列贷”等信贷产品,进一步扩大养老金融服务覆盖面;强化老年金融消费者教育和权益保护,开展专题讲座,普及金融、防范电信欺诈、非法集资等知识;增强适老化服务便利性,优化网点布局,完善网点助老设备、无障碍服务设施,开设老年人服务“绿色通道”和专属服务窗口,为老年人提供爱心专座等便民服务。
  融资融智探索数字金融新路径
  “以前,商标、专利可以用来做质押贷款,现在‘数据’也可以融资了,感谢滨州农商银行能与我们一起探索数据资产化的具体措施,仅用2个工作日就放款150万元。”滨达集团子公司滨州智慧城市运营有限公司负责人感谢道。滨州农商银行在滨达集团取得数据资产登记证书后,及时联系该企业负责人,就如何让这笔无形的“数据”成为“资产”进行对接交流。最终,成功为山东滨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150万元贷款支持,帮助该企业实现数据价值的同时,实现了全市数据要素金融化“零突破”。
  阳信农商银行针对阳信肉牛产业上中下游企业,制定了全面的金融服务方案,以数字金融赋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其中在系统建设方面,阳信农商银行投产上线了线上快贷系统,客户只需在公众号进行操作、申请,即可实现线上办理贷款业务。
  近年来,全市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小银行、大平台”作用,加速业务、数据、技术创新融合,丰富金融产品、拓宽服务渠道、强化场景建设,促进金融服务线上化、场景化、智能化,着力打造“口袋银行”“指尖银行”;注重加强创新推广,拓宽企业融资手段、融资渠道,助力知识产权、数据资产等“变现”“增值”。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