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08日
园区共建项目共推文旅共融
沾化区与青岛市南区深化产业协作,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标杆
文章字数:1,133
  本报讯(记者 李伟伟 通讯员马卫景 刘丹丹王晓阳报道)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自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强县产业帮扶弱县推动跨越提升的若干措施》以来,沾化区与青岛市南区积极深化园区共建、项目共推、文旅共融等多维度交流合作,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双方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携手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标杆。
  机制创新强协作资金争取走在前
  滨州始终将“强县产业帮扶弱县”作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一号工程”,纳入2025年“113388”工作体系重点任务清单,建立“月调度、季通报”机制。市发改委牵头14个市直部门,从工作机制、政策配套、对接协调、宣传引导4个方面构建督导体系,确保帮扶工作落地见效。
  青岛市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派出5名挂职干部赴沾化区驻点帮扶,先后开展专题调研15次,走访4个园区52家重点企业、16个重点项目,协调解决各类问题12个,有效助力园区和企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融合育动能协同创新破壁垒
  园区共建,闲置厂房“蝶变”产业新高地。依托沾化渤海智能产业园18万平方米闲置厂房资源,共同打造“市南沾化数智产业园”,作为市南飞地园区承接科技服务、加工制造等产业项目。山东证新联合公司落户沾化区,填补了科技服务业的空白。
  项目共推,前沿科技激发产业新动能。积极谋划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等重点项目,引入市南区洪泰基金参股的安徽华晟新能源项目;投资建设异质节电池和光伏组件项目,现已完成公司注册;市南区青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已将化工板块转移至沾化区,并成立山东界星智能科技公司,主要生产化工巡检机器人,目前3500平方米厂房正在装修中,预计7月投产运营。
  文旅共融,“非遗”农产点亮消费新场景。成功举办“沾化非遗进市南”系列活动,推动渔鼓戏、蓝印花布等“非遗”代表性项目走进青岛。推动在市南区建设冬枣会客厅和农特产品展销馆。协调“东方甄选”直播带货平台,于下半年举办沾化冬枣直播带货活动。青岛佳世客等商超将在旅游旺季举办沾化冬枣展销节。
  体系筑基谋长远五大工程启新程
  立足前期帮扶工作的良好基础,滨州将重点实施五大工程,全力打造产业帮扶协作示范标杆。实施产业协作提升工程,定期举办“青企沾化行”活动,建立重点产业项目库,推动园区共建取得实质性进展;实施现代服务业补短工程,充分发挥市南区金融、科技服务优势,年内力争引进1家至2家优质服务机构;实施智力支撑强化工程,开展教师互访、资源共享、科研合作等相关活动,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探索“青岛研发-滨州转化”模式;实施消费帮扶拓展工程,构建“线上+线下”立体销售网络,推动沾化冬枣、对虾等特色农产品走进青岛高端市场;实施工作机制优化工程,健全完善联席会议、定期会商等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协作任务落地见效。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