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任斐 报道)近日,记者在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农业科学院专场上获悉,2024年,原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与滨州市农业科学院整合,组建为新的滨州市农业科学院。机构重组之后,滨州市农业科学院将服务融入国家战略,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以“科研立院、人才兴院、开放活院、产业强院”为路径,以“争做上游农业科技的试验田,下游农业科技的供应站,当地农业科技支撑的主力军”为发展定位,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的土地和设施,努力打造全国一流农业科研院所。
聚焦科研立院,深耕良种选育试验田。持续对接盐碱地综合利用和齐鲁粮仓战略需求,立足本地发展实际,开拓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树、蔬菜、中草药、花卉苗木、智慧农业、资源环境与植物保护等重点研究领域,形成一套良种、技术与模式的系统方案。
聚焦人才兴院,锻造科技兴农“主力军”。坚持“本地为主、引进为辅、内外共育”的工作思路,培养、引进、用好优秀人才,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专业层次。通过“柔性引进、技术指导”的方式,聘请泰山学者、国际院士等20余位高层次专家。创新院校共育模式,打造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持续开展大学生、研究生入园实训,构建专家指导、人才共育的良好格局。
聚焦产业强院,拓展富民兴农新路径。聚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轮驱动”,推进传统农业降本增效、焕发新机,布局新兴产业探索新赛道、开辟新领域。围绕冬枣、中草药等特色农业的突出问题,研究制订成熟配套技术方案,打造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推进传统农业提质增效;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利用大数据模型、智能操作系统,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搭建智慧果园操作系统,逐步形成数据挖掘、智能分析、辅助决策的全流程智慧农场模式。
聚焦开放活院,打造创新平台孵化器。集成国内外科技力量、社会创新资源,推进关键技术协同攻关,拓展交流合作领域。借助国内知名高校的科研资源、专家团队,共享实验设备、数据与技术,联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20余家。聚焦土壤改良和良种选育,深化与国际研究机构的相互合作和交流互鉴,与日本ENZYME株式会社、罗马尼亚红枣研究团队等开展深入合作。同时,积极推进先进农技农艺出海试验推广,与尼泊尔建立常态化试验推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