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06日
劳动铸就品质“动力”赋能滨州
本报记者李伟伟通讯员毕镭华刘晓惠
文章字数:1,149
  春意勃发,动能澎湃。滨州大地处处涌动着奋进的热潮。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坚持党建统领,坚定打好“三大战役”、抓好“三大行动”,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开门红”“开门好”。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地方级税收增速、税收占比均列全省第1位。全市GDP增长6.8%,列全省第2位。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列全省第3位。规上服务业营收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列全省第4位,较去年前进了5个位次。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列全省第3位,连续57个月高于全省平均……
  这一组组跃动的数据,是400万滨州人用双手创造的“硬核实力”,更是党员干部以“内生动力”激活的发展“强引擎”。
  滨州人民以勤劳、智慧和丰硕的劳动成果,致敬五一国际劳动节。
  劳动淬炼“硬功夫”,产业升级跑出“加速度”
  制造业优势牵引、服务业动能释放、新项目积蓄势能……滨州经济开局蓬勃向好,为“十四五”收官关键之年打开新局面。
  华纺股份的“爽丝绒”莱赛尔面料远销全球,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创新金属首创高强高韧铝合金短流程合金化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渤海活塞的发动机部件装进了全国三分之一的汽车……这些“滨州造”,凝结着产业工人的智慧与汗水。
  一季度,滨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9%,比上年全年加快2.1个百分点,总投资4445亿元的716个省市县重点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在好美居智慧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将建设大型冷库、产品分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产品展销中心、电商运营中心、科创大厦等,建成后预计实现农副产品年交易量15万吨以上,年交易额超10亿元。
  这是滨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持续向好的一个缩影。今年,滨州印发《关于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实施八大攻坚行动,加快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培育现代服务业竞争新优势。
  根据市场新需求,不断提升“适配度”,滨州现代服务业已展现出强劲活力和发展潜能。全年将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00家以上,省级服务业示范载体突破30家,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高新技术企业亦不负春光,为滨州新旧动能转换积蓄力量。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4%,高于规上工业18.4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分别增长45.4%、30.6%。
  低空经济驭风而起,滨州正以空域资源为基,串联研发制造、场景应用、服务保障等全产业链条,构建起“地基牢固、羽翼丰满”的低空经济生态。中国商飞北京研发中心、山东航空学院产教融合基地等多个航空产业项目相继落户。
  “每一根纱线里都有创新密码,每一度电都承载转型决心。”正如愉悦医疗负责人所言,滨州企业攻克了人造皮肤、航空钛合金等技术,将劳动汗水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滨州通过构建“八大品质”发展体系,创新链式思维布局产业集群,用制度创新破解“卡脖子”难题,传统产业向新质生产力跃迁。
  (下转第二版)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