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30日
聚力攻坚求突破 笃行实干谋发展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局局长李安琪
文章字数:1,973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推进品质滨州建设、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关键之年。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招商引资攻坚年”为主线,聚焦“三大战役”,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吸引了大量优质项目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秉持顶格尽锐模式,构建多维招商格局。坚持顶格推进。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组建高规格招商专班,赴北京、上海、济南等重点城市开展精准招商。在北京,招商团队拜访了启迪物联网集团、有研增材技术等头部企业及创新平台,围绕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领域深入洽谈,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园项目落地;在上海,重点对接先进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链龙头企业,与中海海洋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在济南,与鲁商集团合作,推动鲁文(滨州)医药产业园项目落地滨州。各专班负责人分别带队赴北京、杭州、重庆、成都、南京等地参加招商活动及考察项目,积极对接行业龙头企业和优质项目,深入挖掘合作潜力,取得显著成效。坚持尽锐出战。持续推行全员上阵招商机制,动员全区50%以上力量从事招商工作,调整充实全区五大产业专班从事专业招商,管委会班子成员任专班班长,发挥园区公司全员招商作用,组建项目落地服务专班落地安商,全区参与招商工作总人数达120人以上。截至4月底,储备在谈项目50个,总投资金额284.8亿元,涉及智能制造、健康医药等多个领域;新签约项目6个,计划总投资33.44亿元。
  树立精准招商理念,明确产业发展方向。摒弃传统的广撒网式招商模式,树立精准招商理念,紧密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定位,明确重点招商产业方向。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深入研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分布和产业转移趋势,制定详细的产业招商图谱。通过深入分析企业发展战略、投资需求,有针对性地制订招商方案,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和项目的契合度。这种精准招商模式不仅有助于快速集聚产业资源,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还能避免盲目招商带来的资源浪费和产业同质化竞争。同时,为确保招商引资实效,在项目招引上从严把握标准。对于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的高新技术、“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瞪羚项目、“独角兽”及科技小巨人等项目,支持由开发区所持有的产业基金通过股权投资、债权融资、资源整合等方式参与项目,助力项目顺利落地,快速发展。
  创新多元招商模式,拓宽多维招商渠道。以商招商。树牢“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资”理念,全力支持企业间战略合作、强强联合,推动区内现有企业扩产增效。借助已落户企业的口碑和资源优势,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产业链协同发展,吸引其上下游合作伙伴、关联企业前来投资。基金招商。与魏桥创业集团、省属市属企业深入合作,共同成立了总规模百亿元的产业投资、国科君融等3支产业引导基金,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参与招商项目。载体招商。依托智能算力与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条件,系统梳理区域内标准厂房、商务办公楼宇、闲置厂房以及待开发土地等产业承载载体,形成资源清单并实施动态管理。着力优化产业载体配套服务,打造产业集聚“黄金洼地”,以优质环境吸引优质企业纷至沓来。坚持“抓大不放小”发展思路,加速推动一批前景广阔的中小型企业落地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进的产业格局。链式招商,紧盯“5+2”产业链,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通过梳理主导产业产业链,明确各环节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和潜在招商目标,制定个性化招商策略,编制产业链关键环节、空白环节招商图谱,搞清楚“我们有什么,还需要补什么”,变选择题为填空题。依托各产业链“链主”企业,共同推动优势产业延链、补链、聚链、强链。
  打出产业培育组合拳,跑出项目落地加速度。加强项目跟踪服务。建立健全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对招商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从项目洽谈、签约到落地建设、投产运营,安排专人负责跟进,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确保项目按照合同约定和建设标准实施。推动产业创新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开发区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资金奖励和政策扶持。同时,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打造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产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同时,积极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如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现代物流等,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推动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