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淑霞 通讯员王煦王梦琦报道)近日,滨州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仅用5个工作日便为邹平一家企业完成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全流程办理业务,助其成功获得银行3.8亿元贷款,解了企业项目资金周转的燃眉之急。
这一高效服务案例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滨州受理窗口践行“企业需求优先”理念的生动实践,彰显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在赋能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急企业之所急,从“融资难”到“及时雨”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其价值日益凸显。商标质押登记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逐渐成为企业解决资金难题的有效途径。
“商标质押手续办理周期直接关系着贷款到账时间,没想到窗口工作人员主动加班加点,全程指导材料填报,还联系协调国家局加快审核,让我们在最短时间内拿到了质押登记证书,为企业解决了大问题!”企业负责人张先生在领取证书时难掩激动。
据了解,该企业因项目投入急需资金,需要通过商标权质押完成融资。中心窗口了解情况后,立即开启绿色通道,通过“线上预审+容缺受理”机制压缩办理时限,并安排专员“一对一”跟踪服务,最终帮助企业顺利获得贷款。
专业素养支撑起服务“速度、温度”
高效服务、精准纾困背后,离不开中心窗口专业素养高、业务能力强,既熟悉商标质押登记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又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团队支撑。
在为企业办理商标质押登记手续过程中,工作人员精准把握关键环节,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指导和服务。其间,帮助企业准备所需申请材料,并对材料进行细致审核,确保手续材料准确性和完整性。经过积极协调,帮助企业在最短时间内成功完成商标质押登记手续,获得了项目急需的资金支持。
持续提升服务能级,激发区域创新活力
知识产权是创新发展的“金钥匙”。面对企业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将重点推进服务升级,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线上直通车活动和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进园区专项服务行动,通过政策宣讲、案例解读和个性化辅导,让更多创新主体享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红利。
“我们始终以企业获得感为标尺,持续提升服务能级,进一步完善优化服务流程,扩大服务覆盖范围,让既有速度更有温度,专业、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成为优化营商环境、激活区域创新活力的重要引擎。”该中心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