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27日
“一揽子”调处解民忧“综合性”服务暖民心
黄山街道“一揽子”调处基层矛盾纠纷,让群众工作更安心生活更舒心
文章字数:1,451
  本报邹平讯(通讯员朱莉洁报道)近年来,邹平市黄山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解决群众诉求、争创和谐镇街为导向,规范化建设综治中心,让群众遇事有“说理处”、遇难有“避风港”,让基层矛盾纠纷实现“一揽子”调处、“一站式”解决。
  整合多方资源打造便民服务主阵地
  “综治中心真好,不仅提供了双方沟通渠道,还实实在在地给我解决了难题,要是没有你们的帮助,真不知道我还得来回跑多少趟。”近日,外地的张先生紧紧握着黄山街道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
  黄山街道将综治中心打造成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主阵地,持续提升中心规范化建设水平,认真书写好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每一张答卷。黄山街道综治中心设置接待接访室、分析研判室、心理疏导室,联合多部门实行集中常驻、动态轮驻、因需随驻工作法,整合公安接警、信访接待、司法调解等职能,邀请律师、心理咨询师、金牌调解员等社会力量,构建起多层次、多维度链条,全力打造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实现“一站接待、一窗受理、一揽调处、一地办好”的目的。今年以来,黄山街道综治中心接待来访群众370余人次,受理、调处矛盾纠纷69起,化解率达90%。
  同时,黄山街道综治中心创新打造了“山雨和谐”调解室,围绕邻里纠纷、婚姻家庭、小区物业等辖区内多发常见问题进行调解,调解满意度和矛盾纠纷化解率均达100%。“有问题找综治中心”,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黄山街道广大群众的共识。
  创新方式方法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
  “怀爱民之心,办利民之事”。今年正月,某工程项目包工头林先生将一面锦旗送到黄山街道综治中心调解人员的手里,并激动地说:“怎么能不说感谢呢?那天可是除夕啊,在和家人团聚的日子里,你们为我忙前忙后,一直帮我协调到半夜,这事我啥时候都不能忘。”
  近年来,黄山街道创新“融·治·理”体系,形成了以“融”为基础、以“治”为关键、以“理”为抓手的治理思路,针对农民工“要账难”问题成立清欠办,针对信访积案攻坚难问题,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并建立完善“一案一专班”工作机制,高效畅通基层社会治理渠道,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截至目前,该中心共帮助农民工索要劳务欠款累计达1500余万元。同时,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将线上“山东解纷码”“全科大网格”系统和线下常态化巡查、整治相结合,线上平台随时上报问题,线下人员及时化解处置,不断优化智慧和信息化服务,确保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得到响应。今年以来,黄山街道综治中心通过线上平台上报、处理矛盾纠纷315起,办结率达100%。
  提升服务效能织牢基层治理防护网
  “现在这么方便,有问题就随时找网格员和‘红管家’帮忙,我们在这里住着也非常安心。”近日,和润家园小区的李女士开心地说。
  黄山街道综治中心坚持“调百姓之难、解百姓之忧”基本工作思路,增强群众“有矛盾找中心”意识,多措并举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街”的基层治理目标。为更好地推动综治工作,黄山街道构建起了党工委领导、网格联动的工作格局,形成了“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调处模式,把矛盾排查化解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积极搭建诉求反映渠道,在用好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基础上,打造“小河在线”“小文办事”等一批社区热线服务品牌,真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调解矛盾纠纷,‘调’的是家长里短,‘解’的是群众心结。我们始终坚持情、理、法并重,引导群众遇事多沟通多协商,顺利解开群众之间的心结疙瘩。黄山街道将充分发挥综治中心作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让群众工作更安心、生活更舒心,全力维护辖区和谐稳定。”黄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朱文超表示。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