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18日
明集法治宣传网覆盖全镇98个微网格
文章字数:1,240


  本报邹平讯(通讯员李蓓蓓报道)4月16日,邹平市明集镇司法所所长李刚向一位卖菜老汉发放宪法宣传材料时,对方笑着说道:“谢谢,咱这几年普法活动搞得好,好多过去不明白的法律条文现在都理解了。我们每个人都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做事,同样也要用好法律武器,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
  连日来,邹平市明集镇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提高法治素养、增强法治观念。
  法治宣传进大集,让法律法规融入百姓生活
  明集镇每月农历逢四、九的农村大集,是普法宣传的重要阵地,该镇综治中心联合司法所、妇联等10个部门,将普法摊位摆进农村大集。赶集村民围着法律咨询台,从土地流转问到遗产继承等各个方面,工作人员手写的“常见纠纷解答卡”当天发放了2000余份。这种“沉浸式”的普法宣传,让群众更加直观地了解了法律程序和法律规定,增强了他们的法治意识。通过在大集上开展法律宣传活动,明集镇将法律知识送到了广大群众的家门口,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接触到法律,感受到法治的力量。
  培养“法律明白人”,打造基层法治宣传中坚力量
  在明集镇曹家坪村的“调解茶室”里,一杯清茶刚刚沏好,该村党支部书记张波就翻开民法典,用方言给存在土地地界纠纷的两户村民详细讲解物权法。这已经是他今年用“茶香调解法”化解的第23起基层矛盾纠纷。作为明集镇重点培养的“法律明白人”,张波不仅通过参加镇里组织举办的法律知识讲座、模拟调解实训活动掌握了土地承包法、民法典等实用法律法规,而且将学到的调解技巧融入日常工作中,帮助群众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助力打造和谐乡村环境。
  据了解,像张波这样的“法律明白人”在明集镇已有144名。明集司法所通过实施“网格化培育计划”,重点选拔村支书、网格员、退休教师等基层骨干力量,构建起覆盖全镇98个微网格的法治宣传网,打造了一支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法治宣传队伍,他们既能像张波这样在“茶香”中化解田地纠纷,也能在“庭院会”上用真实案例讲解赡养义务,甚至能用微信视频远程调解务工纠纷。据统计,这支队伍今年已推动200余件民生实事落地,从沟渠清淤到土地确权,每件诉求背后都有法律服务的支撑。
  科技赋能基层治理,数字技术提升普法实效
  在明集镇高家村,网格员张迎丽巡查时发现了满溢的垃圾箱,通过“全科大网格”APP拍照上传,清运车2小时内便完成处理;王家村2户村民因院墙倾斜发生争执,网格员现场启动“视频联调”系统,明集镇法律顾问通过屏幕逐条解读民法典相关条款,最终促成双方依法达成修缮协议。两起案例的背后,是明集镇以数字化手段破解基层普法与治理难题的生动缩影。
  明集镇投资建设的“全科大网格”管理平台,集网格员调度、事件流转、“雪亮工程”监控等七大功能于一体,打造“指尖调解室”“法律云智库”等特色模块,不仅实现民生诉求2小时响应、矛盾纠纷48小时流转,而且内嵌1.2万份法律文书和200部法规电子库,网格员可实时调取类案判决辅助调解。今年以来,通过该平台远程化解矛盾纠纷63起,普法宣传精准触达率达98%,真正以科技赋能让“办事依法、解纷靠法”的理念深植群众心中。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