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17日
三产融合 加速实现优质乳制品“滨州造”
文章字数:1,407


  本报沾化讯(通讯员 李秀玲胡若辰报道)近日,在位于沾化区大高镇的山东九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乳制品深加工车间里,全自动生产线24小时高效运转,一盒盒乳制品经过标准化加工、灌装后,源源不断销往市场。“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主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济南、青岛等大城市,目前生产线日加工量达10吨左右,与单独的供应原料奶相比,我们的产值翻了3番。”该公司总经理薛志强说。
  据了解,该公司成立之初,主要以奶牛养殖和原奶供应为主营业务,为国内多家知名乳企提供优质奶源。“我们从1996年开始养奶牛,是薛家村第一户。”该公司董事长薛玉华介绍,最早家里养了7头奶牛,初尝甜头后村里兴起了一股“养牛热潮”,但随着产业不断发展,小规模养殖户难以支撑,陆续退场。“发展奶产业必须与大型乳企合作,这就要走标准化和规模化道路。”薛玉华说。为了让奶牛养殖、原料奶的收购、生鲜乳运输等方面更规范,薛玉华抓住机遇,带头成立了奶牛养殖合作社,2008年,合作社与乳制品大企业伊利集团成功“牵手”。
  笔者在山东九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区看到,一头头奶牛悠闲地吃着饲料,它们脖子上都挂着一个带有发射器的智能牌,可以实时监控奶牛的身体状况。与过去养殖不同,现在的奶牛养殖与挤奶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同时经过多年研究发展,九牛农牧“变废为宝”,走出了一条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发展道路,奶牛养殖区产生的粪便、废水,通过采用“固液分离”技术,一部分加入适当比例的配料及微量元素发酵后制成优质有机肥,除满足种植区需求外,也增加了外销收入,该公司年产有机肥可达5万吨;另一部分,通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用来灌溉园区果树。
  曾以7头奶牛起家,在历经成立合作社、土地流转后,山东九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成为占地面积1112亩、存栏奶牛900余头、年产鲜牛奶3000吨的奶牛标准化生态养殖企业。但是后来单纯依赖原料奶供给模式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前年市场发生大变化,经营变得困难,我们就决定转型,从一产往二产转,向深加工转。”薛志强说。向乳制品深加工转型是该公司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一步,如何获取乳制品生产许可证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第一道门槛,从养殖到加工,不亚于“二次创业”。在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九牛农牧顺利通过省专家组验收,获批食品生产许可证。
  “我们与市检验检测中心成立联合实验室研发乳制品,目前出售的有奶皮子酸奶酪和希腊冷萃干噎酸奶,新研发的凝酪型酸牛奶发酵乳也即将上市。我们在乳制品细分领域上发力,做高质量产品,做良心好产品。”薛玉华说。目前,该公司已形成“农业种植-奶牛养殖-乳品加工-品牌销售”全产业链布局,年销售额也从过去的五千万元攀升至一亿元,同时辐射带动周边1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山东九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还发展了农作物种植、技术推广、旅游采摘、研学培训等系列业务。立足绿色环保生态牧场,建设循环有机无公害产业园,2023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乡村全面振兴,三产融合发展是重要突破口,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必须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我们不仅要在绿色创业中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还要依靠科技创新,应用新质生产力,丰富产品矩阵和价值链条,通过创新撬动消费者新需求,以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和实实在在的好产品回应市场和消费者期待,真正实现优质乳制品‘滨州造’的发展目标。”沾化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景龙表示。
  工人们灌装乳制品,全力赶制订单。 化验员严格做好产品出厂检验。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