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滨州讯(通讯员王美健报道)近日,全国人大官网以《山东滨州人大:绘好“三张图”守好国资“家底”》为题刊文推介滨州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深入推行“八个四工作法”,注重运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维,探索绘制并用好“规划图、施工图、效果图”三张图,形成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推动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工作走在前、勇争先的经验做法。全文如下。
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山东省滨州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深入推行“八个四工作法”,注重运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维破解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工作“偏散、偏浅、偏软”的难题,探索绘制并用好“规划图、施工图、效果图”三张图,形成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推动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工作走在前、勇争先。
绘好“规划图”破解“偏散”难题
滨州市人大常委会结合滨州实际,精心绘制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工作五年“规划图”。在制定规划时,围绕规划布局、报告内容方式、审议监督重点等方面,全面对表对标全国人大常委会、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确保上级人大提出的各项任务目标在滨州市落地、落实、落细。
为增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工作质效,滨州市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出台《中共滨州市委关于建立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实施意见》,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明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年度议题安排,安排一系列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工作任务。出台《滨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对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工作提出相关明确要求。
滨州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围绕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和一项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两个报告”进行审查。近年来,已先后听取了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完成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的审查监督,审查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摸清了全市国有资产“家底”,向全市人民交出国有资产“明白账”“放心账”。
绘好“施工图”破解“偏浅”难题
围绕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工作效能,守好国有资产“家底子”,滨州市人大常委会精心绘制“施工图”,创新形成了事前重调研、事中敢较真、事后紧盯办的全链条闭环监督工作模式。事前,由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组成由人大代表、相关的专家、市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等方面参加的调研组,进行全面调研,研究、讨论,指出当前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提出务实管用的新招、实招、硬招。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