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罗军通讯员郑梦幻石婷婷
编者按 近年来,滨州市委、市政府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锚定“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标,全域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打造“一站式受理、全链条解决”的基层治理滨州样板。即日起,市委政法委联合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集团)推出“滨州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进行时”系列报道,直击基层治理最前沿,透过一个个鲜活案例,呈现党委政府如何将规范化建设的“硬标准”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软实力”,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滨州路径”。
小徐在一家公司的自动售货机买了瓶3.5元的苏打水,喝完后腹痛难忍,仔细一看竟已过期一个月。气不过的小徐投诉无效,一纸诉状送到法院,要求对方退还3.5元并支付赔偿金1000元。
收案后,诉调对接机制迅速启动,综治中心迅速行动,拟定基本调解方案,经法官同意后,当天联系双方达成调解,被告公司真诚向小徐道歉,并积极赔偿500元,现场微信转账。纠纷在发生后3天内得到了妥善解决。
这场“闪电调解”是滨州市综治中心日常工作的缩影,背后则是滨州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强力支撑。这里聚焦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形成“说理、评理、明理、定理”多元解纷新模式,让社会治理更有广度、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
从一杯苏打水到千万赔偿案,从夫妻拌嘴到企业纠纷,“家门口的调解室”,上演的是一个个带着烟火气的调解故事,编织成的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安心网。
一站式集成调处,构建矛盾纠纷化解快车道阳信县的王女士发现新房漏水,物业和邻居互相推诿,她试着拨打阳信县综治中心电话。
当天,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上门调和,以“拉家常”方式与当事双方沟通,被申请人态度明显转变,配合查明漏水原因,物业上门为其进行了免费维修。10天后,综治中心电话回访王女士,了解到漏水问题没有反复,与邻居也和好如初。
“以前听说调解要跑七八趟,没想到现在一个电话就上门来调处。”王女士感慨道。
阳信县综治中心主任王勇坡说:“劳资纠纷、婚恋家庭、邻里纠纷等矛盾如果不断集聚,可能演变为重大社会风险。实际工作中,我们不断优化‘访调诉’衔接机制,推动适合调解的信访事项、诉讼事项前端处置,有效防止了矛盾转访、纠纷成讼。”
各种社会矛盾一站式反映、一站式调处源自资源的集合。滨州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集成调解资源,统筹做好矛盾纠纷受理转办、协同调度、跟踪督办、评估反馈等工作,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只跑一地,一地办好”。截至目前,县、乡综治中心覆盖率均达到100%。(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