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耿艺铭 通讯员丁杰辉报道)日前,记者从市农业农村部门获悉,自去年以来,全市畜牧系统聚焦“防风险、促发展、保安全”工作目标,扎实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无疫省维持运行等重点工作,着力补齐防疫短板,持续巩固防控体系,全面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底线。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更加扎实。全面推进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春秋集中免疫均按时间节点完成,应免畜禽群体免疫密度达到100%。科学开展流调监测,累计抽检样品6.95万份,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达94.71%,禽流感免疫抗体合格率达93.43%,小反刍兽疫抗体合格率达88.97%,对发现的风险隐患及时进行了处置。成功创建生猪无疫小区1个,指导4家牛羊养殖场开展净化场创建。
人畜共患病防控更加严密。卫生健康、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开展职业人群人畜共患病干预试点工作,举办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控工作培训班。2024年布病集中免疫79.36万头只,应免密度达到100%。阳信、无棣两县实施牛羊炭疽整县免疫,沾化、惠民、邹平等县市区对重点区域开展免疫,全市未发生人间炭疽病例。对全市牛羊手工屠宰点进行调查,阳信、沾化牛羊屠宰与检疫先进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市累计免疫牛10.92万头、免疫羊7.92万只;累计监测场点160余个,检测样品6000余份,有效控制了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检疫监督更加高效。严格落实检疫申报主体责任,做到有报必检、有宰必检,全市检疫家禽9.33亿只,检疫家畜536万头只,检疫动物产品188.6万吨,申报检疫率达到100%。加强智慧监管。“智慧畜牧”平台录入从业主体1.6万多个,备案畜禽运输车辆1427台,登记畜禽贩运主体7982个。借助“智慧畜牧”云平台,开启耳标信息与检疫出证关联,手工填写耳标号段成为历史。严格落实指定通道输入等制度,两处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实行24小时值班,全年共检查消毒畜禽及其产品运输车辆1.55万余辆。加强畜禽屠宰管理。强化畜禽屠宰专项整治,对58家屠宰企业全面排查整改到位。指导12家生猪定点屠宰场(点)推进GMP(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改造提升。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病死动物和动物产品集中处理率达99.56%。全市办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案件38件,捣毁私屠滥宰窝点2处,销毁涉案肉品1.1吨,罚款55.56万元。移交侦办涉疫刑事案件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人。
兽医体系更加完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市、县8处兽医实验室全部通过省级考核,累计建设负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7个、标准化乡镇兽医站41个。加强官方兽医、村级动物防疫员专项培训,组织举办线上线下各类培训班20余期,培训专业技术人员5000余人次,显著提升了兽医从业人员业务技能、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