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在蓄能谋远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跨越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邹平经开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区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聚焦“九大工程”,持续打好“三大战役”,扎实推进“三大行动”,全力以赴服务好魏桥创业、创新集团及区内企业。
坚持党建统领。打造“支部建在链上”党建品牌,构建“经开区党工委—产业链党总支—企业党组织”三级融合党建体系,将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级经开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园区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按照“一体两翼一平台、六纵五横三片区”城市规划布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综合城市承载力和人居环境。
创新管理机制。创新“管委会+镇街+公司”管理机制,构建职责边界清晰、主责主业突出、运转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经开区、高新街道、国信发展集团相互借力、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加快国信发展集团实体化、市场化转型,从传统单一融资平台转变为园区建设、运营管理、产投运作平台。
加快项目建设。持续壮大高端铝业、智能纺织、医药产业等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延链补链强链,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重点招引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适当布局氢能、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2025年申报省市县重点项目19个,计划总投资超55亿元。
扩大对外开放。依托阿曼海外仓平台,积极拓展中东、中亚市场。加快推动青岛自贸片区联动试点创新举措,做大做强保税物流中心,推动创建综合保税区。与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联盟协作,启动国际绿色低碳创新中心建设,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优化城市环境。对月河四路南段、月河五路等损坏严重路段进行修缮改造,提升道路舒适性、安全性。新建月河十路,启动东部工业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区内地下管网改造和月河六路雨污管网工程,有效降低内涝和污水污染风险。开展重点商圈品质提升行动,配套新增市民健身中心1处、口袋公园8处、公共厕所10处,进一步丰富商业形态,满足市民需求。
强化招商引资。持续壮大高端铝业、智能纺织、医药产业等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延链补链强链,提高优势产业集群附加值和竞争力。重点招引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适当布局氢能、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
在狠抓落实中展现新风貌彰显新担当
2025年,邹平经开区将启动开展“全员话发展、聚力解难题”活动,共同打造一支忠诚担当、团结高效、务实创新、风清气正的一流干部队伍。同时,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实行一线工作法、首问负责制、闭环督查制,推动各项工作抓出特色、抓出成效。完善重大项目领导包保责任制,全力服务重点项目建设,确保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完善督查督办机制,坚决做到工作推进到哪里、督查就跟进到哪里,建立问题清单,实行台账管理,及时督促提醒,全力推进落实。干出“走在前”的样子,干出“挑大梁”的担当,干出“勇争先”的格局,为建设富强文明新邹平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