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2月28日
迎风起势,滨州低空经济蓄势“高飞”
本报记者李伟伟通讯员韩益澍
文章字数:1,176

  2024年12月28日,滨州钻石DA40飞机生产线重启。这一消息,恰似划破长空的信号弹,吸引了全省乃至全国对滨州低空经济发展关注的目光。
  2025年2月6日下午,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到大高航空高新产业园调研。他察看钻石DA40飞机生产车间和中国商飞研发试飞基地,勉励企业发力航空产业新赛道,把握低空经济新机遇,形成发展比较优势。
  发展低空经济,为城市竞逐新赛道、开辟新领域带来新机遇。滨州在空域、服务、应用、科技及政策等多方面精心布局、持续发力,低空经济正以蓬勃之势构建起全省领先的发展模式。
  翱翔低空,滨州优势何在?
  抢抓机遇,蓄势腾飞,越来越火热的低空经济打开了一个万亿级的产业新赛道。从坐上直升机感受“一览众山小”,到如今“物流配送”“急救送药”等应用相继落地,每一个新场景,都给人们出行和消费方式提供新选择。
  空域资源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而滨州在此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黄河之畔的滨州,坐拥黄河冲积平原的辽阔净空,全年无飞行禁区,每年超330天的优良飞行日数,为低空飞行器提供了极为广阔且稳定的飞行时间与空间。
  大高机场获批的3563平方公里空域面积以及3000米的空域高度,与滨州高新区总面积达3044平方公里且实现黄河流域滨州段至入海口全覆盖的空域遥相呼应,共同构建起标高300米、1500米、5000米的多层次无人驾驶航空器立体飞行格局。
  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空域布局,不仅满足了不同类型低空飞行活动的需求,更为各类低空经济项目开展提供了坚实物理基础。
  丰富且优质的空域资源,是滨州低空经济发展的先天优势,为后续产业发展搭建了广阔舞台。
  滨州通用航空产业早在2002年就开始布局,当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规划建设滨州大高通用机场,并于2004年5月建成通航,2020年12月正式开通短途运输业务。
  2005年,滨州市与奥地利钻石飞机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成立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通用飞机制造企业——山东滨奥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双方合作生产钻石DA-40型飞机,国内多家航司纷纷采购,已累计生产钻石DA40飞机185架。
  随着一系列遗留问题的解决,滨州钻石飞机生产线得以重新启用,这标志着滨州航空产业发展开启了新的征程。
  目前,滨州3家园区入选山东省航空航天产业园,还拥有山东航空学院等特色优势院校,政策、技术、平台、人才等资源优势在滨州集聚成势。
  作为全国首家通用航空产业园,大高航空高新产业园是滨州市属航空专业园区,2003年5月与大高机场一同设立,现已发展为集机场运营、通航制造、通航服务、航空研学于一体的航空特色园区。如今,正在加快打造“一机场、四中心、五基地”发展格局,园区承载能力持续提标扩面。
  产业起势突破,大高航空高新产业园已招引入驻一批航空产业头部项目,如中国商飞北京研发中心、浙江万丰飞机工业、山东航空学院产教融合基地、山东大高国际飞行学校等,使园区在新能源飞机研发、通用飞机制造、航空教育培训等方面取得突破,助推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产业在滨州集聚成势、高飞远航。
  (下转第二版)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