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无棣讯(通讯员 杨景成郭玉栋报道)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强引擎”,是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近年来,无棣县投资促进中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改革创新思维贯穿到招商引资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创新建立“1233”工作模式,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双向”发力,以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奋力推动“强优富美”新无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1个引领”凝聚招商合力
坚持党建引领赋能招商引资工作,全力打好“党建+招商”组合拳,解好招商引资“方程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足“活力源泉”。该中心引导全县各级各部门及产业链专班积极“走出去”“请进来”,瞄准重点区域、重要企业和重大项目精准出击、精准招商,签约引进 300MW/1800MWH新型二氧化碳熔盐储能项目,年产5万吨四氧化三锰、3万吨碳酸锂项目,滨州正海蓝色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零碳智慧现代海洋生态产业示范园项目等一批优质项目,全县招商合力进一步凝聚、招商成效进一步彰显。
建立“2个机制”明确工作职责
建立“一盘棋”工作机制。强化全县招商“一盘棋”理念,围绕全县11条重点产业链,形成县级领导牵头负责、牵头部门统筹推进,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统筹发改、工信、住建、交通、自然资源和规划、环保、应急等部门资源,建立招商引资项目信息会商研判工作机制,共同深入梳理项目线索,提高信息收集梳理和分析研判能力;将更多高质量项目布局到相应产业定位的园区、镇街,逐步构建跨部门的协作机制,激发园区、镇街产业联动效应。
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分级分类调度项目进展,抓好盯办落实,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的项目梯次推进格局。定期收集各部门提供的招商引资项目信息线索,协调推进打通项目洽谈、签约、投产各环节堵点,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用好“3个坚持”构建招商网络
坚持差异化招商。立足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空间容量,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基础优势、发展潜力,开展差异化、特色化招商。鲁北高新区聚焦高端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引进年产750万吨氢氧化铝项目,配套引进山东创源1x8万千瓦背压机组热点联产、赤泥综合利用等上下游产业链项目;无棣经开区聚焦家纺服装和食品深加工等领域,引入福建富邦食品、广东宠物食品、江西新橙纺织等项目;东风港经济园区聚焦新能源装备、海工装备制造、现代海洋等领域,引进山东蒲城钢管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海上光伏基础钢结构制造、广大海大集团海洋生物制剂、鲁北盐碱滩涂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B3地块首期30万千瓦渔光互补发电等项目。
坚持精准化招商。瞄准重点产业链,树牢链式招商思维,深入研判全县资源禀赋、交通区位优势、产业方向,包装策划高质量发展项目146个。围绕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家纺服装、电力器材、现代海洋、海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在苏州、上海、北京、深圳、成都等地举办专项招商活动5场,引进富邦食品、年产5万吨四氧化三锰、年产50万吨甲烷氯化物及配套工程等项目。针对高端化工、精细化工领域、四类500强等重点头部企业赴江苏宜兴、江阴等优势产业聚集区,精准对接高端资源,接洽优质项目信息。
坚持内外联动招商。依托在外异地商会全方位拓展对外招引企业渠道,逐步形成覆盖全国重点区域的常态化招商引资联络体系,聘请11位招商大使、36名青年招商大使参与招商引资工作。2024年,各地商协会引荐40余批次、120余家企业来棣考察洽谈项目。
围绕“3个打造”提高保障水平
打造诚信招商品牌。将诚信建设始终贯穿于招商引资工作全过程,要求各部门单位在签署招商引资协议过程中不得作出不实承诺或越权承诺,确保招商引资协议承诺的严肃性和可靠性。对招商协议中约定的各项承诺事项跟进落实,督促政企双方依规履约,全力推动项目落地。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秉持“无微不至·棣造一流”思维,建立企业项目管家服务中心,对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实行帮办代办,推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落地遇到的用地、用水、用电、用气等要素保障问题。建立项目“短平快”对接机制,总投资18亿元的年产150万吨氢氧化铝项目,从签约到投产历时6个月零6天,创造了招商引资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无棣速度”。
打造专业招商队伍。开展招商引资“揭榜挂帅”活动,围绕全县11条重点产业链设立榜单,举办领导干部招商引资专题培训班1期,150余人参训。组织开展集中观摩全县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成果活动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