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2月07日
“小小驿站”成为户外工作者“暖心之所”
无棣县已建成40余处工会驿站
文章字数:1,990
  本报无棣讯(通讯员高士东王景栋报道)为持续改善户外工作者的工作条件,近年来,无棣县全域统筹,加快建设工会驿站。经过多年努力,工会驿站从“冷可取暖、热可纳凉、累时休憩、渴时饮水、避风遮雨”1.0版本,进阶到“工会驿站+技能培训+就业创业+零工市场+法律援助”多功能服务2.0版本,汇聚起了工会保障、社会治理、党建服务等多股“活水”,为做好民生服务、助力“心安城市”建设蹚出新路径。
  用好“身边的场地”关爱“身边的群体”
  “来了总有热乎饭,累了进来歇歇脚”。走进棣丰街道馨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会驿站,一副对联映入眼帘。每天上午9时,工作人员开始打扫卫生、仔细检查各种设备,准备迎接中午时段户外工作者的到来。临近中午,身着不同服装的快递员陆续赶来,有的看报纸,有的闭目养神,有的喝茶。快递员李振棣拿出妻子为其准备的午餐,用驿站的微波炉加热后,走到用餐区吃午饭。据了解,驿站还为公安民警、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以及过往行人免费提供手机充电、遮风挡雨、避暑御寒、法律咨询等多种服务,解决他们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等现实难题。
  无棣县是鲁北地区的工商业重镇,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业态的丰富,吸引了更多新就业群体前来落户,其中不乏很多户外工作者。为保障工友权益,无棣县于2019年春季全面启动工会驿站建设工程,截至目前已建设规范场所40余处。有限的场地如何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无棣县统一建设标准,为每个驿站配备桌椅、饮水机、微波炉、空调、应急药箱、充电器、雨伞等日常用品,还安排1名站长和2名管理员负责日常管理,让驿站真正成为户外工作者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随时能充电、饭凉能加热的好去处。
  如今,无棣县工会驿站覆盖城乡各个角落,其中有2处入选“全国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1处获评“省级示范性驿站”。今年55岁的环卫工人张大叔是驿站的常客,他高兴地说:“尤其到了冬天,工作一会儿就浑身湿冷,我们随时能到驿站喝口热茶、暖暖身子,感觉非常暖心。”
  既要“建设好实体”更要“服务好主体”
  工会驿站如何做到有效使用、运行到位?无棣县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县工会党组书记、主席贾维平认为,要在建设、管理、使用相结合方面下功夫,对已经建成的站点必须加强管理,防止出现建而不用、用而不管的情况。
  无棣县总工会积极发挥“工会管总”的工作优势,与金融机构、邮政行业以及相关社会部门加强合作,发挥站点广泛、位置合理、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等优势,春送岗位,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定期开展技能培训,通过千余场普法宣传,让工友们对各项法律法规和惠民政策了解到位。专门组建办事机构,对既有站点加大检查督导、评估验收、运营管理力度,通过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让每一个站点都能充分发挥切实作用。尤其针对户外劳动者需求大的地区,通过落实多项举措让驿站形象更加鲜明,做到易于辨识、环境整洁、功能齐全、保障有力。
  同时,该县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城乡快递员、货车司机、保安员、环卫工、网约配送员等劳动者提供综合培训等服务,让“小小驿站”成为户外工作者的“暖心之所”,不仅有效提高了户外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幸福指数,还成为展现城乡文明、促进社区融合、强化社会治理的有效方式。
  建好用活工会驿站优化服务温暖人心
  经过多年努力,无棣县工会驿站已成为群团组织用心服务社会发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载体,让政府、社会、群众“握指成拳办大事”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社会治理、互惠互信,围绕群众所需,优化服务供给。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时期,社会治理有什么捷径?无棣县坚持以人为本,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源头化解矛盾,激活基层治理活力,实现社会长治久安。工会驿站为最需要帮助的群体提供了切实可靠的服务阵地,破解了过去群众期望值高、社会满意度低等现实矛盾,盘活了政府、社会、群众多方资源,画出民生保障最大同心圆。
  深挖潜力、盘活资源,拒绝短期效应,探索长效路径。该县按照政府能承担、社会肯参与、群众得实惠的原则,建好工会驿站,并对每个驿站配备相应的值守人员轮流值班。据介绍,值守人员以工会人员为主,社工、安置退役军人等为辅,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原则,通过动态评价、志愿参与、闲置资源改造等配套机制,为户外工作者提供多元化服务。
  立足群众、延伸阵地,健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无棣县总工会始终坚持“群众在哪里,服务的阵地就在哪里”的工作理念,将说事拉理、职工维权、应急援助等服务融入每个驿站,打造出了网红打卡地、信访回访地、说事拉理地、职工维权地“一站四地”新格局。
  经过多年实践,无棣县工会驿站建设工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驿站建设过程中,很多群众自愿出义工、做服务,积极参与驿站建设管理工作。全县各级党组织立足县-镇(街道)-村(社区)-党(村民)小组-党员-群众“六级联动”治理体系,将春送岗位、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搬进驿站,取得良好成效。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