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孙文杰通讯员牛伟志陈国旗报道)博兴县以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积极推进造林工作,近年来探索形成了吸引政府债券、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政府流转土地、撬动企业投资4种主要投入模式,有效解决资金难题,3年来已完成合格造林8.8万亩,林木绿化率达29.83%。
吸引地方政府债券1亿元投资建设环城生态苗木基地。为解决林业建设项目融资难问题,博兴县认真研究政策、积极对接,吸引2019年政府债券发行1亿元投资建设总面积2万余亩的环城生态苗木基地,成为全省第一例支持林业生产的专项债券。该项目以生态绿化、休闲娱乐、发展苗木产业和林下经济为方向,选择白蜡、复叶槭、法桐、丝棉木、楸树、金叶榆等收益较好的高端树种,通过间伐、育苗、林下经济等方式达到稳定可观的收益,实现融资与收益平衡,为林业发展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
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发展特色林业。该县有效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将市县财政奖补资金向项目配套上重点倾斜,按照“谁投入谁收益、谁经营谁得利”原则,引导和鼓励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投资,成功建成锦玉梨示范园、城东办事处城头村苹果合作社、圣川农业有限公司、高渡樱桃园等规模化特色林业基地。
政府流转土地转包企业升级道路绿化。为保证道路水系绿化的景观效果,博兴县政府出资以每亩800-13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转包给专业造林公司按照合同规定的树木种类和规格进行造林管护,既解决了企业后顾之忧,又提升了树木成活率。目前,已有博华公司投资3000万元承建了新城二路绿化和逸林公司投资9000万元承建了国省道重要节点绿化提升工程,合同期均长达五年。
撬动企业资本建设生态林场。博兴县积极探索推行企业化造林模式,实现了企业“一肩挑两头”,一头是政府的“绿”、一头是农户的“利”。目前该县已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成熟造林模式。其中,山东博华高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每亩800斤小麦市场价格为标准流转农户土地建设生态林场,并接收和培训农民掌握苗木管护、园艺造型、机械操作等技术。经过多年发展,目前该县发展生态林场近80000亩,已培训农民5000人次,提供400余个就业岗位,1400余个临时性岗位,帮助当地农民增收1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