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扫黑除恶“滨州战役”成效显著
共打掉涉黑组织8个、恶势力犯罪集团12个、恶势力团伙15个,查获涉案资产9.39亿余元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罗军通讯员商金鹏刘腾飞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富强滨州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与“757”工作方案、“3511”工程、“5+5”十强产业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全力攻坚克难,扫黑除恶“滨州战役”成效显著。
  2019年,全市共打掉涉黑组织8个、恶势力犯罪集团12个、恶势力团伙15个,其他涉恶类团伙80个,破获各类涉黑涉恶刑事案件1758起,刑拘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639人,查获涉案资产9.39亿余元,投案自首330人。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实现刑事发案、“两抢一盗”案件同比大幅下降,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大局持续稳定。2019年群众安全感调查中,“扫黑除恶满意率”较去年提升2.81个百分点。
  市委、市政府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一把手”工程,严格落实各级书记抓扫黑工作机制。市、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均由党委“一把手”任组长、党委常委及法检公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政法委书记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构建起横向互通、纵向互联、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严肃监督执纪问责,先后查处工作推进不力问题23起,处理49人,有力推动了扫黑除恶责任落实。
  2019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94起145人,检察机关对重大案件依法提前介入,共提起公诉38件254人,法院判决51件310人。各级政法部门强化协作、主动对接,及时补强证据。对王某某、刘某某、郭某某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进行公开宣判,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全市政法系统进一步统一执法思想,严格审计评估,准确把握“黑财”认定范围和证据标准,深入开展打击涉黑洗钱犯罪专项行动,坚持边侦查、边调度、边搜查、边扣押,及时扣、跟进挖、全面缴。深入调查黑恶案件组织及其成员财产状况,清查涉案资产、深挖利益链条,及时查处非法所得,依法加大判处财产刑和行政处罚力度。2019年,紧盯大案要案,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9.39亿余元,其中涉案资产过亿元案件2件。
  深入推进滨州战役“破袭战”,紧盯把持侵蚀基层政权的黑恶霸痞势力,先后打掉4个农村涉黑组织,破获农村涉黑涉恶犯罪案件315起。紧盯建筑工程领域,打掉涉黑组织3个。紧盯物流市场领域,打掉1个控制物流运输和氩气市场的涉黑组织。紧盯交通运输领域,深入开展打击车匪路霸黑恶势力“扫雷”专项行动,打掉3个非法带路和开设停车场的涉黑组织及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破案622起,刑事拘留81人,查扣资产2500余万元。
  2019年,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通过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村村遍访,排查确定410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对象并通过压实县乡班子成员联村包村工作责任,选派“第一书记”等措施,强化整顿成效,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筑牢扫黑除恶战斗堡垒。全力抓好共产党员“淬火工程”,结合主题教育,对2.1万名村(居)“两委”成员全部轮训一遍,提升了农村党员干部揭发并同黑恶势力作斗争的法治意识。强化源头治理,构建“全科大网格”体系,充分发挥1.4万余名基层网格员在涉黑涉恶线索摸排、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基层平安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从源头上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