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渤海先研院:
滨州“牛鼻子”工程是这样炼成的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刘清春通讯员王海涛张雅杰
  渤海先研院,滨州的“牛鼻子”工程。既然是“牛鼻子”工程,就得有“牛鼻子”的眼界、定位,就得有“牛鼻子”的方法、路径,就得有“牛鼻子”的团队、人才,就得有“牛鼻子”的作风、精气神。
  就建设速度来讲,半年来,“进场就开工”“起跑就是冲刺”“饱和施工法”“全员作战”“压茬施工”“有问题现场办即刻办”“人人都是施工方”等理念,都是渤海先研院独树一帜、带头创新的关键词。进入广阔的工地,白天看,是一处处向天高耸的红色塔吊,一组组穿着橙色反光背心的工人,宛如一簇簇火焰;晚上看,是遍地的灯光,是火花四溅的焊接,像繁星密布的夜空。
  从建设者的故事看,春节不放假,这虽紧靠秦皇河,工人们都没到一墙之隔的公园里玩一天。项目生产副经理孙磊是个党龄11年的“85”后,他为了这个项目一年没回家。今年2月19日,知道抚养他的奶奶离世后,他再也控制不住情绪要奔回内蒙古呼和浩特作最后的送别。可在高速口,他听说回家要隔离14天,返回后还得隔离14天,这一个月可耽误不起啊!他噙着眼泪返回,拾起暂交他人的活儿。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渤海先研院,细看这“牛鼻子工程”的牛气从何处来,要向何处发力,将为这座城注入啥样的精气神!
  项目以立足环渤海,辐射京津冀,服务全国甚至全球企业为目标
  先研院,全称“先进技术研究院”,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研发机构。从全国来看,启动较早、较为成熟的案例有中科院深圳先研院、中科大先研院、哈工大先研院、北京大学先研院、中科院郑州工业先研院等。笼统地看,它们既专注科技源头创新又密切关注市场需求,“科研+教育+产业+资本”是其共同特点。
  它们的效果如何?以深圳先研院为例,它在2006年诞生,2015年获批全国博士后工作站,2018年获国际AAALAC认证。从成立之初的5人到今天的3000余人,研究从早期的集成技术到今天的人工智能、脑科学、合成生物学、材料学等前沿科学,孵化企业达968家,专利申请总量达8706件,累计输出人才1.3万。《深圳特区报》称赞其不仅是源头创新的生力军,夯实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根基,更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加速器”。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评价称,它供给高端创新资源,为我国的整体科技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回到滨州看,咱的渤海先研院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管理,集“产学研金服用”于一体,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交易和推广,依托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建设众多研发中心聚集成研究院,吸引众多企业和研究所入驻,多方位全面融合发展,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助力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成后,它将成为集聚科技创新要素、服务科技创新主体、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新动能经济孵化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项目“以立足环渤海,辐射京津冀,服务全国甚至全球企业为目标”。可能很多人对此存疑:“滨州又不是一线大城市,咱的项目怎么能服务全国、全球?”
  请仔细看,这个项目“依托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以骨干企业和研发机构为引领,以十大产业集群为依托”。
  (下转第二版)
  记者手记
  “滨州的未来,已来;你我的未来,已来!”在项目沙盘前,宣传片里的标语可谓牛气冲天,“牛鼻子”工程的精气神写在建设者的脸上,澎湃的激情扑面而来。是什么让所有参建单位有了如此凝聚力、爆发力?因为这将是一个被载入滨州史册的里程碑项目,将成为一种历史记忆,能参与其中,建设者与有荣焉。它不单将在施工标准、建设效率上开创若干个“滨州第一”,更重要的是它长远的内在意义。将来,它会将各行政区域、各行业系统以及市内外各类科技创新资源纳入统一平台,凝聚“大科技”合力,实现创新带动创业、创业促进创新的良性循环,为富强滨州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科技供给。通过建立一个与产业密切相联的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全要素完备的创新创业生态,有利于以体制机制创新最大限度地承接和整合科技资源,为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提供“试验田”。今天,渤海先研院呱呱坠地,一天一个模样。明天,它将响震黄河畔,为滨州撑起一片蓝天!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