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沾化讯(通讯员贾海宁李秀玲报道)“四进”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滨州市派沾化区“四进”工作组统筹六个组力量,深入帮扶联系点,既当战斗员,也当服务员,紧紧围绕“四进”攻坚重点任务,摸实情,找问题,寻对策,帮企业和基层排忧解难。
下沉一线,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山东滨州健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劳动力密集型农特产精加工企业。当了解到企业缺少自动化车间设备的困境后,市派滨职工作组立即协调滨州职业学院机电工程专业教师进驻车间现场勘查,加班加点设计完成智能化食品称重分拣、山楂条送料设备技术提升方案,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助力企业复工达产。
“随着消费者营养健康理念的升级,我们计划利用学院对异麦芽酮糖的研发优势与健源食品有限公司合作,推出无糖、低糖高端产品,推动企业产品升级。”滨州职业学院教师崔立功说。
根据驻点实际,工作组每到一处,重点督促疫情防控落实情况和企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找准企业复工复产的“难点”“堵点”,实施精准帮扶。山东万合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是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组此次“四进”攻坚行动对口帮扶企业。工作组赴万合制药项目施工现场实地查看,了解到企业除50亩建设用地指标还未解决外,项目安评评审还未确定具体时间,影响了后续其他工作的开展。工作组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与负责企业安评评审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取得联系,最终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评审于3月20日进行。
走进乡村,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古城镇班家村村内公路破损老化严重,部分地段积水无法排出,群众雨天出行十分不便,加上村广场需要改扩建,这可愁坏了村里的“当家人”。
市体育局工作组到班家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后,结合村庄实际,邀请市规划设计专家为村内广场建设、道路修整、景观美化提升等做了效果规划设计,现已将《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图》初稿交付给班家村。
市体育局副局长宋飞表示:“规划图做好了,不是‘进乡村’工作的结束,而是攻坚工作的开始。市体育局工作组将继续发挥生力军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在体育设施的建设和农村体育指导员的配备方面加大帮扶力度,为班家村建设尽一份体育人的力量。”
针对滨海镇花瞿阝村土地盐碱化严重,农作物产量低的问题,市生态环境局工作组邀请滨州市检测中心对土壤现状进行实地检测,为土壤改良、村庄高质量发展和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滨海样板”提供了数据支撑。
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市派沾化区“四进”工作组入户走访中发现部分贫困家庭中的残疾人,生活十分不便,经与市残联协调沟通,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送去了轮椅、防褥疮气床垫等辅助器具,切实解决了贫困家庭残疾人的实际困难。
进驻社区,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通过深入开展党建活动,财政干部在防控一线践行初心和使命,磨砺责任和担当,让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市财政保障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邱立春说。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市财政局、市财政保障中心联合工作组与富源街道富强社区党员志愿者开展了疫情防控主题党日活动,将印制好的防疫防控宣传单页发放到社区居民手中,宣传防控政策,讲解防控知识,引导居民加强安全防范。
针对富国街道富世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沟通不畅的问题,市派滨职工作组发挥业务专长,从注册、认证、菜单设置到客服功能添加等完成设计,建立起“富国e家”微信公众号,构建起与社区居民共同学习、彼此分享、互相促进的新平台,拓宽了社区与居民交流的渠道,同时也减轻了社区的工作强度,进一步提升了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超前服务,积极助推项目建设
针对山东中滨环境保护固体废物综合处置中心项目的发展瓶颈,市生态环境局工作组提前介入、超前服务,为企业送去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申请材料明细表和明白纸,并安排专人与企业对接,随时解决企业在申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到“不走弯路、一路畅通”。同时针对项目二期建设模式的问题,工作组提出了增加预处理工艺的建议,为废物资源化再利用打下了基础,增加了项目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秉持超前介入、全程关注、热情服务的工作理念,真帮实扶,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王建青说。
进驻沾化一个多月,市派“四进”工作组在一线检验初心,用奋斗磨砺党性,助力沾化经济发展。“我们六个组捆绑进驻,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充分整合力量,发挥各个工作组的职能优势,提高帮扶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成效性,真正做到了了解实情、解决实际困难,助力当地发展。下一步,工作组将继续做好各项工作,用更强的党性、更大的担当、更实的作风,交出‘四进’攻坚优异答卷!”市委第三巡察组副组长周大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