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康曌通讯员范颖报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坚持疫情防控与审判执行工作两不误,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成果,诉讼工作从“面对面”转为“网上办”,灵活运用互联网开展立案、庭审、调解、执行等工作,努力让公平正义、司法为民在战“疫”时期不缺席、不迟到。
开发区法院通过微信公众号、打电话、发送短信以及在院机关大门外张贴公告等形式,及时告知公众疫情防控期间诉讼事项,并引导线上办理网上立案、缴费、证据交换、调解等诉讼业务,并将相关事项以《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诉讼提示的公告》的形式向社会发布。
当事人通过诉讼服务网进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查询咨询事项均可拨打12368诉讼服务热线或诉服中心值班电话得到解决。开发区法院通过电话语音、短信推送,微信“送达助手”小程序等方式,向案件当事人进行送达,以“零”接触、高效办理送达工作相关事宜。疫情防控期间,该院电子送达案件194件,有效送达率约为84%。
据了解,开发区法院现有三个互联网法庭,同时配备三套互联网庭审系统。审判台上设置高拍仪,每个审判团队配备笔记本电脑一台并安装网络开庭系统,承办法官、书记员都进行了互联网庭审平台操作培训,并在开庭期间由专人保障技术支持。没有亲临庭审现场的证人,通过“人脸识别+公安比对”校验身份、认证通过后,通过云端“刷脸”来出庭作证。网上证据交换和质证工作,在“不接触”的同时全程留痕、安全可查,实现特殊时期“数据多跑路”。
开发区法院同步制作《网上开庭操作流程说明》以及《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案件办理告知书》,与开庭传票一并邮寄给当事人。辖区办事处设立远程诉讼服务站,通过远程视频系统,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诉讼服务,确保法院工作不掉线、为民服务不断线,实现诉讼服务从“走马路”到“走网路”的转变。
该院以网络执行为重点,加大线上查控和财产处置力度,自2月3日至今,发起网络查控210起,冻结被执行人银行存款920万元。同时,对已经查控的财产进行梳理,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处置,扣划745万元,成功拍卖汽车一辆,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案件结束后,该院通过诉讼服务、司法公开等平台,开展远程判后答疑和线上信访工作,促进服判息诉案结事了,依法及时保障了当事人诉讼权利和合法权益。疫情期间,该院已进行网上开庭6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