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滨城区53岁党支部书记毕新军将生命定格在战“疫”一线——
他倒在群众面前,却立在群众心里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樊飞通讯员李荣新王明霞安晓东
  3月16日,经过19天的努力抢救,滨城区市东街道毕家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毕新军还是告别了他一心守护的父老乡亲,将53岁的生命定格在了战“疫”一线。他用忠诚和担当,践行了在2012年12月入党时的誓言——“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发展为民:为乡亲们办事他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将时针拨回到2018年10月22日,曾任居委会委员、党支部委员等职的毕新军带着群众的期盼当选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当时的毕家居委会正处在村居改造、拆迁建设的发展关键时期。在这个节骨眼上,他要带领486户1400多名乡亲往好日子上奔。
  2019年9月,毕家居委会又一次启动棚改任务,这也是该居委会改造拆迁的最后一块“阵地”。为让住平房的群众尽快住上楼房,让村居融入城市,在拆迁协议签约过程中,毕新军带领工作组成员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宣传棚改政策。高龄老人行动不便,无法到现场签约,他就当起“专职司机”,开着自家的车管接管送;村里有人因为分家问题不肯签合同,他又跑前跑后去当“和事佬”,说干了喉咙,跑细了腿。
  最终,在毕新军的带领下,居委会仅用2天时间就完成了353处院落10万余平米房屋协议签订工作。毕家居委会棚户区改造是滨城区难度系数最高、解决遗留问题最多、腾空土地面积最大的一个项目,整个拆迁过程中却没有出现一起上访事件和不稳定因素,成为为民棚改、和谐棚改的一个典型。
  毕新军常说:“不忘初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由于毕家居委会集体收入不足,毕新军经常为村集体垫付水费、电费;为方便拆迁老年人生活,他提议并经集体研究,放弃居委会老年公寓每年15万元的租金收入,专门安置居委会拆迁户的老人;不管集体收入多难,居委会380余名60岁以上老人的养老金,118名70岁以上老人的生日蛋糕,他都牢牢记在心上,把事办好……
  “居委会有啥事,一个电话,大军马上就赶过去,就像群众的亲人一样。”如意湖社区副主任苏宪军说,“毕新军有浑身使不完的劲儿,不管谁家有事,往往第一个想到要找的人就是他。”
  防控护民:他强忍病痛坚守疫情防控一线20多个日夜
  1月24日晚,除夕夜,在万家团圆的温馨时刻,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山东省启动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一级响应。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体村民注意了,现在疫情形势非常严峻,大家要重视起来,不要聚集,不能串门、不能上门拜年……”正月初一早晨,毕新军的声音就通过扩音喇叭在居委会上空循环播放,提醒居民做好自我防护。当天下午,在街道召开的疫情防控工作会上,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像钉子一样把自己“钉”在抗疫一线,守护好1400多名父老乡亲的安全。
  防控的压力确实不小,村大人多,住得分散,居民们有住小区的,也有躲迁的。正月初二,毕新军带领居委会“两委”成员、党员、群众代表43人,分成七个小组分两班24小时轮流值守毕家小区、老年公寓劝返点,对小区全面消毒,并对小区居民摸排,实行党员包保到户,做到每家必到、每户必访。晚上回到家,毕新军才发现偏左侧前胸、后背以及腰部长满了疙瘩,异常刺痒、疼痛难忍。
  第二天上午,在岗位值守的毕新军,抽出时间到小区沿街诊所问诊。医生诊断为带状疱疹,并给出了输液治疗10天、多休息的建议。为了不耽误工作,他仅让医生给自己开了药片,边值守岗位,边吃药治疗。
  当遇到群众对疫情防控不理解时,毕新军耐心讲明疫情防控形势。为做好居家隔离群众的安抚工作,他每天电话、微信询问居家隔离群众的生活情况。遇到群众不便出门购物时,他就帮群众代购生活物资,每天送货上门。特别是对孤寡病残人员,他安排专人进行一对一帮扶,最大限度确保全体居民的安全。
  “他一直与‘两委’成员、党员和群众代表坚守在抗疫一线,每天早上6:30到岗,晚上10:00以后才回家休息,有时甚至坚守到凌晨。”毕家党支部委员张友说。实在是体力不支时,他就到劝导台旁没有暖气的物业办公室里稍微休息一下,然后继续盯靠。“他硬是忍着疼痛值守岗位,吃了20多天药才慢慢恢复。”毕家党支部委员刘建华说。
  心细爱民:他倒在群众面前,却立在群众心里
  毕家居委会老年公寓里住着84位70岁以上老人,人员多且实行封闭管理,是疫情防控任务最重要的区域。2月27日,是毕新军在奋战“疫”线的第34天。早晨6点多,他安顿好小区值班后,带领村“两委”成员等人急忙来到老年公寓,重新划分出物资缓冲区、隔离区和生活区等区域。
  毕新军选定的隔离区用房,是一个20平方米的闲置杂物间,里面堆放着沙发、床等设施。毕新军与“两委”成员、公寓管理人员等5人一起动手,搬家具、清理卫生、一直忙到中午12点才吃午饭。下午3点,毕新军放心不下,和支部委员刘建华等三人再次来到老年公寓。这一次,心细的毕新军还给老人们带来了100个防护口罩。
  “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大叔大婶要理解配合,一定得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定时测体温,不要凑在一起拉呱聊天;生活上的事,居委会做好保障,定点送菜,大家放心……”话还没说完,毕新军突然直挺挺地后仰,倒在了地上!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大家措手不及,人工呼吸、打120……现场忙成一团。下午4点10分,救护车赶到现场,毕新军被紧急送往滨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抢救,确诊为因劳累过度引发脑溢血。
  住在老年公寓的86岁老母亲亲眼目睹了儿子倒下的一幕,始终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在校读大学的小女儿盼望着爸爸快点站起来,父亲在,家里才有主心骨;居委会自发组织捐款,在安康小区躲迁的54岁居民毕义凯让妻子快点赶到值守点,将200元钱投到捐款箱内,居民自发捐款2.19万元……
  然而,经过19天住院紧急抢救,期间实施了2次手术,多次邀请山东省齐鲁医院、北京解放军301医院、北京市天坛医院等心脑血管专家通过现场、视频等方式会诊、调整治疗方案,但最终没有挽回毕新军的生命。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疫情防控这份责任和担当面前,毕新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疫情期间,他守护的毕家居委会未出现一例输入性病例和疑似病例。如今,在毕家小区值守点,毕新军坐过的那把椅子还在那里,默默守护着他深爱的土地和父老乡亲……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