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市水利局承诺做好以下工作:围绕“五补四强,九水共建”的工作思路,做好“治水、供水、节水、蓄水、活水”五篇文章,聚焦“水美、水安、水优、水兴”四大目标,投资67.3亿元实施7大类126项重点水利工程,实施灌区节水改造74.6公里,完成农业水价改革113万亩,改善农村饮水安全63.7万人,为“富强滨州”建设夯实水利根基。
“五水共建”补短板。谋治水:投资52.9亿元,全力实施防洪减灾工程,重点推进骨干河道治理和水闸除险加固。增蓄水:投资6.9亿元,通过“新建增容、加固复容、挖潜扩容”,全力实施抗旱调蓄水源工程;加快推进新建水库立项审批,统筹做好施工准备,年底前实现16座新建水库全部开工。保供水:投资1.1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确保供水保障率、水质达标率双提升。抓节水:制订实施方案,强化业务指导,通过工程措施和机制改革,推进水资源利用提质增效。通活水: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投资0.5亿元,实施黄河生态保护工程,6月底前完成主城区段水系修复项目,形成湿地33公顷,实现局部通航;实施城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6月底前改建西沙河、新立河、朝阳河3座钢坝闸;稳步推进小开河国家湿地公园创建,年底前完成验收。
“四水统筹”强监管。重管护谱“水美”:深入推进河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的转变,持续开展河湖清违整治,遏增量、清存量,推动河湖监管实现“严紧实”;强化河湖空间管护,加快农村河湖划界,12月底前全面划定农村河湖管理范围;推进管护提档升级,按照安全、生态、景观、宜游四个标准,12月底前,在每个县(市、区)建成1条“美丽示范河湖”。强监管筑“水安”:创新性推行政府购买服务驻点监管,对建设质量实行动态评价,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管;统筹推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规范化创建、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创建,全面提升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水平。严制度保“水优”:深入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编制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促进水资源集约利用;加快节水载体建设,开展节水机关创建,争创1个节水型社会达标县;持续推进水生态建设,做好城区水体养护。抓改革促“水兴”:深入落实“五个一”,建强水利防汛专家库,完善“智慧水利”平台;持续推广合同节水新模式,以邹平市为试点推进区域水价综合改革,全力打造节水工作“滨州模式”。
强化保障重落实。强化组织保障,对建设任务细化、量化、实化,定人、定事、定责任,做到一类工程、一个专班、一抓到底。强化要素保障,利用好专项债券、社会融资等方式筹措项目资金;配合做好水利工程占地的优化避让,保障项目用地。强化机制保障,实行专班推进机制、调度通报机制、会商研判机制、督导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