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市政府办公室、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承诺做好以下工作:
树牢一个导向,在流程再造上提质增效。突出创新鲜明导向,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各项重点任务,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制度流程,推动调查研究、文电会务、组织协调等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形成政令畅通、协调高效的办公室运转体系,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严的标准推动市委、市政度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聚焦两个重点,在督查落实上提质增效。一是建立三本台账督查制度。围绕《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重要会议活动部署事项、市政府领导批示落实,实行“三本台账”管理。二是创新督查方式。紧盯重要事项、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积极推行“网上督查室”、暗访回访、随机抽查、“四不两直”等方式,逐条逐项开展跟踪问效。
搭建三个平台,在服务效能上提质增效。一是搭建在京双招双引平台。充分挖掘在京滨州智力资源,继续扩充在京高端人才资源库。二是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健全完善“双向量化”互评机制,推动办公室与各县市区、市直部门单位实现良性互动。三是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坚持把政务信息编报作为上传下达、左右沟通的重要载体,力争全年采编、上报政务信息2800篇以上。
实现四个突破,在重点攻坚上提质增效。一是开展公共资源交易三大改革试点。全面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信用监管、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多CA统一认证和公共资源交易“云智”监管平台省、市一体化“三大”省级试点工作。二是加大重点项目服务力度。积极推动渤中19-6特大凝析油气田合作开发工程项目洽谈落地;加快京博石化新材料项目建设。三是加快口岸开放步伐。完善滨州港口岸开放验收准备工作,确保尽快通过验收、实现运营。四是深化政务公开。在全市试点“双轮”推进机制,实现市直部门每季度对县直对口部门政务公开工作开展一次以上督导调度;编制完善13类、175条民生政策汇编,绘制26个领域、1000余项民生服务点的民生地图。
狠抓五个举措,在营商环境上提质增效。一是抓“放管服”改革。协调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等事项;跟踪市属开发区市级管理权限运行,做好市级管理权限动态调整。二是抓监督检查。建设营商环境效能监督系统,搭建诉求受理渠道。三是抓立项管理。推行“立项”管理制度,确保目标定量、工作定责。四是抓考核评价。构建以营商环境考核评价为主线,部门惠企工作自评价、惠企政策落实第三方评价、企业家满意度评价为核心内容的“1+3”营商环境考核评价体系。五是抓惠企服务。做好惠企政策线上、线下融合办理,确保惠企政策精准、有序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