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宜将剩勇追穷寇 慎终如始抓防控
本报评论员
  滨州战“疫”迎来阶段性重大胜利。3月7日,随着最后一例现有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我市圆满实现所有疫情一线医护及防疫人员“零感染”、确诊患者“全治愈”的预期目标,成为全省第三个100%治愈的市,且已连续19天无新增确诊及疑似病例。对此,我们表示祝贺。
  这是一场艰苦卓越的战斗。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市迅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防输入、防扩散、强救治、保供应”并重,采取了一系列坚决有力的措施,早预判、早准备、早部署,迅速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全社会参与、群防群控的工作局面,构筑起了阻击疫情的“钢铁长城”,取得了“战疫情、抓运行、保民生”阻击战、总体战、攻坚战的阶段性成果。在这场全民抗疫中,全市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不惧困难、勇于奉献,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凝聚成感人至深的精神力量。我们向奋战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勇士们献上敬意和掌声。
  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民间有句俗语:“打了春,别欢喜,还有四十天冷天气。”意在提醒人们,喜迎春暖花开之时,别忘时不时会有“倒春寒”来袭,还应随时做好防寒准备。我们防控疫情亦当如此。大家要清醒认识到,确诊“清零”不等于风险“清零”,降等级不等于降警惕,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随着“城门”骤然大开,人群人流爆发式增长、急剧性反弹会给防控带来极大的风险隐患,而战线拉长、病例“清零”,也容易使部分干部群众在思想上出现麻痹厌战、侥幸松劲倾向,工作上出现疲沓应付、作风漂浮情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稍有疏忽和漏洞,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前功尽弃。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在由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调整为Ⅱ级响应时,也特别强调保持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领导机制和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不变,工作力度不减。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的总体部署要求,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对疫情的警惕性不能降低,对防控要求不能降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千万不能“大意失荆州”。
  当前,疫情防控仍处于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境外疫情呈现爆发趋势,短期内很难得到控制。病毒无国籍,传播无国界。各级要把防输入、防扩散作为关键、重点和长期任务,全面掌握境外来滨人员情况,落实各项防控防疫措施,做好预案制订、物资准备等工作,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严格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做好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化疫情防控,抓好居民小区、工厂工地、重点行业管控,推广使用好“滨州健康码”,盯紧盯牢最小防控单元,织密扎紧“防控网”,确保不发生疫情反弹。
  防控疫情,必须慎终如始。各级各部门要时刻绷紧思想之弦,持续发扬连续作战、敢打必胜的优良作风,咬紧牙关、再接再厉,一天不胜、一刻不松,巩固成果、扩大战果,“宜将剩勇追穷寇”,直至取得最后的完全胜利。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