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刘清春通讯员王思雪姜政委报道)疫情防控期间,网上开庭是常态。连日来,开发区法院将诉讼工作从“面对面”搬到“网上办”,确保诉讼不打烊、立案不推诿、开庭不延迟、执行不中断,努力实现疫情防控和案件审理同步推进,让公平正义、司法为民在战“疫”时期不缺席。
增建两处临时互联网法庭,增设华宇云间互联网法庭、公道互联庭审两个互联网庭审系统
据悉,开发区法院于2018年就建成了华夏全高清网络科技法庭系统的互联网法庭一处,并多次开庭审理简单案件,积累了网上办案经验。防控期间,为避免开庭时间冲突,在市中院的指导下,开发区法院增建了两处临时互联网法庭,增设了华宇云间互联网法庭、公道互联庭审两个互联网庭审系统,三套系统同时运行相互补充。
此外,为每个审判团队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一台并安装网络开庭系统,让法官在办公室就可以主持证据交换、调解等工作,以满足全院网络开庭、网上调解、网络质证、网上执行等多元化需求。同时,积极组织承办法官、书记员进行互联网庭审平台操作培训,指导每位法官、书记员熟练操作系统,提高网上办案技能,确保网上开庭工作万无一失。
针对部分当事人家中电脑无摄像头或收音功能,使用手机开庭,看不清楚笔录、证据的情况,技术人员及时远程指导当事人将手机连接至电视,让当事人对庭审情况一目了然。考虑到互联网法庭内摄像头安装在墙上,距离法官较远,不便向当事人展示材料的问题,在审判台上设置了高拍仪,使庭审畅通无阻。
小微信发挥好作用,成功调撤三起民事案件
除网上开庭外,开发区法院充分利用微信、电话、邮件等方式推进审判工作。如近日该院成功利用微信调撤三起案件,分别为离婚纠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和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
这三起案件原定于近日开庭审理或诉前调解,但鉴于疫情形势,承办法官分别主动与各方当事人进行了电话、微信沟通,作了解释说明,并了解双方当事人意见,通过微信的形式进行调解。
经承办法官耐心细致的调解,三起案件的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原告通过微信向法官递交了撤诉申请书,对承办法官在疫情期间仍然认真负责解决矛盾,并充分保障自己的诉讼权利和健康安全表示感谢。三起案件的承办法官均口头告知原告准许撤诉,并向双方邮寄纸质版民事裁定书。
战“疫”之下,“云办案”、网上庭审在充分检验、提升智慧法院的建设成效。下一步,开发区法院将进一步提升线上服务能力,让“面对面”+“网上办”更加有效地结合,让当事人选择更便捷方式、节省更多时间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