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 刘清春
滨州电视台每天打上百个电话与央媒、省媒和采访对象反复沟通,最终让滨州疫情防控工作登上央视《朝闻天下》和《新闻30分》,以及山东省新闻联播
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情报就是胜利。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的前提,就是执行好硝烟中的情报收集任务。因而,医生在病房奋斗,警察在风雪中坚守,记者们同样冲在第一线,顾不得身上的雪花、脚下的泥泞。因为,我们知道,要想让前线战士少流血,记者就必须多流汗!
疫情防控期间,滨州电视台《滨州新闻》栏目强调,与时间赛跑,打赢冲锋仗。1月23日至2月14日,滨州电视台时政部共完成各种指令性活动报道108个,夜间活动17个,午间活动19个。我市联防联控、社会捐赠、紧急驰援、稳价保供、患者治愈等多条消息都实现了当天发生、当天采制、当天传送、当天播发。其中一次,时政、外宣记者通力协作,连续三天将重点稿件作三次修改,经顽强“接力”,新闻稿件最终在《山东新闻联播》栏目组合报道的第一位次播出。2月6日,央视《朝闻天下》和《新闻30分》栏目分别就滨州市第二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滨州市制订《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十二条政策》等内容,对我市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报道!
这背后,是采编力量惊人的付出。滨州电视台记者为提高上稿命中率,每天打上百个电话与央媒、省媒记者、编辑和采访对象反复沟通,以“广种薄收”的韧劲“跑步前进”,以“一万”谋“万一”。
其实,每到流感盛行的季节,密闭不透风的直播间就成了病毒滋生的温床,烧醋、开紫外线灯、开窗通风、酒精消毒,这是主持人的日常。尤其当下,直播间更是个相对危险的封闭环境。观众在屏幕前,或者听广播时感受到的岁月静好、光鲜亮丽,背后都是主持人在提心吊胆地辛苦制作。
尤其此时,直播节目、公告宣读、插播最新消息,戴着口罩做节目已是常态,主持人往往说不上几句,就会感觉到憋闷、气短,口罩不经意间就挪动甚至被口水打湿,但他们从未有一句怨言。结束后,在门口缓口气,他们继续发声……
滨州日报集中骨干编辑、记者力量,在春节期间报纸无法印刷的情况下,正月初六即以电子版主题报道的形式推送给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审阅,发出了党报在疫情防控中的强音符
忙到大年三十,滨州日报·滨州网编辑王志学没来得及给父母买一份尽孝心的年货;除夕当天,滨州日报·滨州网编辑王宗尧是在一条条重要指令发布中,抱着键盘度过的;大年初一值班的滨州日报·滨州网编辑宋静涵,更是忙到头晕眼花手抽筋,直言是这一天是“此生最难忘的经历”……
正月初六,滨州日报全媒体编辑部全员到岗,在因疫情延长假期无法正常印刷报纸的情况下,每天以电子版的形式制作4个“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专题版面,集中报道全市疫情防控动态、发布疫情防控信息,并将电子版直接发送给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审阅,发出了党报在疫情防控中的强音符。
疫情防控期间,在滨州日报编委会的安排下,民生记者部葛肇敏、李诚,摄影部记者李默以及全媒体编辑部编辑李鹏飞等编辑、记者,争做“逆行者”,深入全市诊治新冠肺炎患者“重地”——滨医附院、市中心医院、滨城区市立医院进行深入采访、报道,收集疫情防控及确诊患者治疗的第一手信息。
这背后离不开滨州日报编委会的提前谋划和调度。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滨州日报编委会迅速反应,集中骨干编辑、记者组建了“滨州日报防控报道小组”。在遵循集团统一安排的基础上,发挥滨州日报党媒先锋队作用,在《滨州日报》策划开设了“直击战疫一线”“连线黄冈”“链接防控一线”等栏目,在滨州网开设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专题,聚焦全市疫情防控、医护人员援鄂战疫,引导了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了战疫正能量。
克服印刷机拆卸保养、纸张库存不足、工作人员返岗困难等难题,集团印务公司昼夜奋战印制战“疫”宣传册,3天完成76万册印制任务并即时送达指定地点,创造了“印刷奇迹”
正月初二17:00,滨州传媒集团印务公司接到紧急通知,要求以最快速度印刷20万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单,后追加至76万份,需要于正月初六下班前全部印刷完成。这几乎是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此时已处于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员工因封村封路困在了老家,印刷机也在拆卸保养,纸张等库存远远不够。
怎么办?疫情严峻,不谈条件、不讲价钱!
“要与疫情传播赛跑,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防控一线。”接到任务后,集团印务公司连夜把能到岗的工作人员全部集中到位。他们立即协调纸张,安装调试胶辊等零部件,经过通宵繁琐的流程调试,印刷设备于第二天上午10:00全部调试完毕,立即投入生产。
突破产能,24小时歇人不歇机。为保质保量完成印刷任务,印务公司员工实行两班倒,机器不停转,“歇人不歇马”,餐食就是一包方便面。为提高印刷效率,装订车间的裁切、打包人员与物流公司的车辆配送人员协同开展工作,形成合力,提前预判,按指挥部要求轻重缓急分解数量,产能得到迅速提升,并在每批次印刷结束20分钟内完成分切、过数、打包、装车等一系列工作,不分昼夜、及时高效地把宣传单送达指定县市区、街道办事处。
春节以来,集团大部分编辑、记者都坚守工作岗位,深入一线、后台配合,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新闻报道——滨州新闻人,同样是最美逆行者
其实,自春节以来,滨州传媒集团大部分记者、编辑没歇过一天,很多人自春节后就没见过家人——刚完成省两会报道任务,集团融媒体中心记者杨硕等就转战疫情防控各项重大活动,24小时开机待命随时出发;融媒体中心时政部记者赵宗连续3晚参加全市疫情调度会议,回家时都接近深夜11点;为了不耽误报道任务,女记者范桢将孩子留在老家……
值班期间,滨州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邹朝阳的奶奶、爷爷相继住院,他都没能在床前守护,甚至没能见到爷爷的最后一面!他说:“谁让我选择了记者这份职业呢?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都在拼,我有什么理由不拼?”
是的,在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里,记者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没有退缩苟安的可能!考验一线记者的,是冲向风雪、冲向病房的勇气;考验后台编辑的,是极速运转、飞速编发的坚韧;考验工作人员的,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自觉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滨州传媒集团工作人员立场坚定,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他们以逆行而上的勇敢,以不眠不休的奋斗、以践行“四力”的自觉,在践行着记者的初心和使命,展现着新闻人的责任与担当。
滨州新闻人,同样是最美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