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通讯员韩金华张壮
2019年,是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改革定位、重塑重构之年,是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举旗定向、换羽新生之年。一年来,面对消防改革转制的政治大考,面对“两个稳定”极端严峻的现实挑战,面对转型升级任务叠加的巨大压力,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将训词精神牢记心间,把使命扛在肩上,同心同德、忠诚履职、开拓进取,用实际行动让“火焰蓝”成为渤海之滨最亮丽的风景和最鲜明的符号。
授旗训词一周年来,滨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坚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训词精神牢固立起来,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核心领导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广泛开展“当好扛旗人、跑好第一棒”大讨论活动,加强新时期消防救援队伍“火焰蓝”职业文化和荣誉体系重塑,全面展现滨州消防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的良好形象。
2019年以来,滨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严格贯彻落实总队党委部署要求,在改制转隶之年坚持“改制不改初心,换装不换本色”,高位谋划布局“五大工程”,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呈现出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良好局面。先后圆满完成“双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消防安保等重要任务,圆满完成抗击“利奇马”台风抢险救灾工作。授旗一周年来,全市连续第9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连续第25年未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实现全年火灾“零伤亡”和队伍“零事故”。
省市领导在消防队伍改革转隶后曾多次来支队调研慰问,并对支队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一年来,支队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抗台风抢险救灾先进集体,先后有2个集体荣立三等功、1名指战员荣立一等功、8名指战员荣立三等功,153名指战员、78名政府专职消防队员和消防文员受到嘉奖。
天灾无情人有情,圆满完成抗击台风“利奇马”抢险救灾任务
始终有这样一群人,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他们的无私奉献。他们冲在最前线,奋战在最危险的地方,他们就是最美的逆行者、橙色的风景线。
2019年8月,滨州遭遇了“利奇马”的袭击。危难时刻,滨州社会各界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戮力同心、团结一致、共渡难关。面对台风,滨州市消防支队火速启动战时工作机制,在受灾最为严重的邹平市、博兴县等地,全市消防指战员日夜奋战在抢险救灾第一线。他们夜夜不眠不休,排查、安置、救援、筑堤,一个个橙色的身影筑起抗天灾、战洪魔的钢铁长城,谱写了一曲曲爱民为民的战斗旋律。
自8月10日上午开始,经过14个昼夜336小时的连续奋战,滨州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共接警210起,出动指战员6172人次,出动车辆1100辆次,与增援滨州的10个兄弟支队534名指战员一道营救被困人员758人,协助疏散群众12030人,累计排涝563万立方米(接近于5个大明湖的蓄水量),完成4家企业、1家养老院、1家医院、2所学校和5个村庄的排水任务,圆满打赢了邹平、博兴排涝攻坚战。
“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消防安保任务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做好消防安保工作,滨州消防积极响应省消防救援总队要求,扎实开展“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消防安全专项行动,积极谋划部署,发动社会各领域强化消防安全管理,严厉查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确保了全市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分行业推动消防隐患整改工作,将全市1066家重点单位分为10类,制定“8类场所消防安全检查要点”随文件下发,指导推动各行业部门切实有效履行消防管理职责,有效净化了本领域消防安全环境。持续发力督促整改重大火灾隐患,对149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开展“回头看”集中行动,共督促整改隐患431处,对新发现的16家重大火灾隐患与4处区域性火灾隐患实施挂牌督办。联合公安着力推进“九小场所”与居民住宅消防安全治理,累计排查住宅小区1000余家,“九小场所”1万余家。建成文物建筑与博物馆联合监管工作机制,合力推动全市博物馆和文物建筑消防隐患整改工作。
深入推进社会单位“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措施,强化消防安保各项措施。持续加压消防监督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强消防监督执法力度。今年以来,全市消防部门共出动执法力量20078人次,检查社会单位10032家次,督促整改火灾隐患11136处,行政处罚单位165家,临时查封场所61处,责令“三停”单位21家。
探索施行消防安全信用“黑名单”管理制度。将重大火灾隐患逾期不改、拒不执行消防行政处罚决定等行为纳入消防安全信用“黑名单”,并协同相关单位对“黑名单”成员落实联合惩戒。进一步规范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行为,组织在市内执业的30家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负责人召开现场观摩会,实现标准统一与经验推广。同时,部署开展为期半年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质量专项检查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水平。组织全市消防工作领域从业人员举办全市消防行业技能竞赛,进一步加强全市消防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与培训,全力营造浓厚的消防宣传氛围。
推动“双随机、一公开”工程,火灾防控服务水平明显加强
2019年10月,滨州消防防火监督检查“双随机、一公开”系统正式开始运作。从此,支队在进行消防监督检查时,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并及时向社会公开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这一监督检查的新模式将监督检查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检查哪个企业、谁去检查,都由全国“双随机、一公开”消防监管信息系统随机抽取产生,避免出现“想查谁就查谁、谁想查就去查”的情况,有效规范了消防执法行为,提高消防监管效能,减轻了企业负担。
提高深度广度,消防宣传形势铺天盖地
滨州消防支队高度重视消防宣传工作,2019年上半年,联合滨州传媒集团设立《红门风采》专题节目,播放防火知识、曝光隐患。先后做客滨州广播电台《普法时间》及滨州之声《滨州,有我在》栏目,对季节性火灾防控常识进行普及,对近期消防安全隐患予以曝光。
支队将宣传工作纳入支队防火监督“十、百、千、万、十万”目标工程,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每周发送消防公益短信36万条,覆盖全市370万手机用户;做大做强全市26个科普教育基地,面向社会每日开放;利用40万有线电视、KTV、电影院开机播放消防安全提示;通过3000余处户外广告屏、5000个农村大喇叭等途径高频次播放消防安全提示与火灾案例警示,发动105名消防宣讲员,深入各类场所开展针对性消防安全教育,对121名党政领导、5248名村(居)委会负责人、1066名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3837名消防控制室值班员等关键人员开展一对一培训,全面提升各场所隐患自查自改的能力。
支队充分发挥“一网、双微、三号”作用,打造全新的新媒体矩阵,消防宣传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支队自主研发的微信报警程序中内置消防常识板块,通过短小精悍的小提示、小口诀打造随时随地学消防的移动课堂。支队官方抖音号“滨州消防”总阅读量过亿,其中4个作品单个阅读量超过一千万,总点赞数超过450万,居全省前五。
聚焦实战打赢,全面促进“战斗力”转型升级
授旗训词一周年来,滨州消防认真开展灭火救援三项行动、完善联勤联训机制、研究新兴战术方法等练兵活动,灭火抢险救援能力明显增强。自2018年11月至今,全市消防部门共接处警7940起,营救被困群众188人,疏散群众1230人,先后成功处置了“3.6”阳信金港铝业火灾事故、“3.13”经济技术开发区正邦塑料制品厂火灾事故、“3.18”沾化区汇泽化工爆燃事故、“3.21”滨城区宇航商贸有限公司火灾事故等一系列有影响的火灾事故。
支队党委成立实战化训练工作专班,立足辖区石油化工企业多、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等灾害特点,定期开展专题议训研战,厚植实战理念,通过战训大讲堂,持续加大应急救援技战术专业知识培训;邀请辖区危化类、水域救援专家团队为队员授课,组织开展灾害处置课题攻关、典型救援战例专题研讨,着力提高消防队员应急救援专业知识储备。在开展大型综合体、危化品灾害实战演练中,建立“编组出动、编队调派、编成作战、专业指挥”的作战模式,灭火救援前后方同步指挥运行,明确消防队员在火情侦察、人员搜救、控火灭火、破拆排烟、安全评估等方面的能力指标,倒逼单兵防护、班组攻坚、合成作战向实战聚焦。
建立健全“大基础、大战训、大队伍”执勤训练体系,突出日常训练、专业培训、熟悉演练、比武考核和提升指挥决策水平,健全支队灭火救援专业培训体系,全面加强对基层训练工作的全过程督查、考核、问效力度,确保训练时间、人员、内容、效果“四落实”。扎实开展全员岗位大练兵工作,突出岗位特点,将机关练兵和对下指导统筹起来,把机关好的举措推广到基层训练场,将基层有效的方法带回到机关练兵中。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融入练兵工作,坚持镜头聚焦基层、笔尖指向一线,积极挖掘比训活动及日常执勤训练中的先进典型,通过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不断强化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各级指战员把“初心”和“使命”融入到执勤训练工作全过程,全面激发基层指战员的训练热情。
信息化工作独树一帜,应急救援融合指挥能力实现飞跃
授旗训词一周年来,为适应日趋复杂的警情事故类型及处置程序,更好地应对各类火灾和突发性事故,滨州消防紧密结合改制转隶后消防救援队伍职能任务拓展的新要求,主动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最新科技,在原有消防指挥中心的基础上全面升级改造构建了崭新的融合消防指挥中心,得到滨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滨州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融合消防指挥中心建设纳入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中国应急管理报专题报道支队融合消防指挥中心建设。
数据深度整合。支队开放融合指挥中心端口,以安全委员会为中心,与市应急局、交通局、民政局、高速交警、公安局、气象局、环保局等13个部门的数据资源深度整合。
实时监测预警。融合消防指挥中心平台可以实现事故隐患实时监测预警,支队在接入安监云平台后明确专人负责、24小时轮流值守,一旦系统报警立即开展先期力量调派和处置。
功能全面拓展。支队研发的融合消防救援指挥平台将原有功能大大拓宽增加,整个平台分为作战指挥、警情统计、社会资源、队伍管理、舆情监控和防火监督六大功能模块。
力量一键联动。支队利用GIS系统将警情分布、执勤队站、作战车辆、消防水源、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和联动力量等七张图融汇于一张作战地图内,将全市17支在编消防中队、24支企业消防队、64支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工艺处置队、1074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全部纳入应急联动调度体系,一旦发生灾情,可以就近调派应急救援力量以最快速度到场处置。
坚实后勤基础,综合保障基层基础再突破
授旗训词一周年以来,滨州市消防支队坚持打好保障基础,提升后勤水平,从提升装备器材配备、提高人员保障能力等方向入手,实现了后勤保障工作的稳步升级。
装备建设提档升级。2019年新购消防车13部,新到位消防车5部,新购消防装备器材2000余件套,有效提高了支队灾害应对处置水平。基础建设再上台阶。改革转隶以来,支队将队站建设上升为“党委工程”“主官工程”,主动作为、加快推进,队站建设再上新台阶。2019年,确保4个新消防站投入使用,4个消防站竣工,2个消防站完成主体建设。
战勤保障正规有序。2019年初,滨州支队正式组建战勤保障分队,实现了战勤保障大队实体化运作,战勤保障大队人员、库室、车辆、装备器材和储备物资已基本到位。顺利完成支队老办公楼搬迁移交工作,进一步正规完善战勤保障储备库的工作流程,完成两室一站正规化运行,积极开展远程供水系统、生活保障车、供气照明车拉动训练工作,圆满完成地震拉动演练保障工作。
军需卫勤贴近基层。加强基层伙食监管力度,提升伙食满意度,不定期对各中队伙食进行抽查,确保基层中队严格落实伙食五项制度。积极与市红十字会联系,制订消防员应急救护培训方案,组织开展消防员应急救护培训班2期,培训人员100余人,提高队伍科学施救处置能力。及时组织全体消防指战员开展年度健康体检和各类遂行保障体检工作,并按照“一人一档,统一存放”的标准,完善职业健康档案。
“退伍不褪色,整装再出发”,授旗训词一年来,滨州消防救援队伍取得的成绩,是指战员们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是指战员们挥洒汗水拼出来的。站在新的起点上,滨州消防将重整行装再出发,继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训词要求,抬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接续奋斗,谱写滨州消防事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