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 张康 通讯员 王善武
为落实《关于设立滨州国家海洋减灾先导区协议》,围绕先导区首个建设项目“滨州市海洋防灾减灾综合管理系统”建设需求,滨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按照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要求,全力开展海洋防灾减灾基础数据全面收集工作。近日,记者从滨州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我市第一次海洋防灾减灾基础数据全面普查工作圆满落下帷幕。
随着我市海洋开发的快速推进、经济财富迅速集聚,海洋灾害造成的综合损失和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导致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加大,海洋防灾减灾工作被动。今年是滨州国家海洋减灾先导区建设的开局年,为切实改变这一局面,加强滨州国家海洋减灾先导区建设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海洋防灾减灾的要求和期望,一次全面的海洋防灾减灾基础数据普查工作势在必行。
此次海洋防灾减灾基础数据全面普查工作是我市一项重大的海情调查工程,是全面掌握我市海洋防灾减灾状况的重要手段。通过数据收集充分了解、掌握各类与海洋防灾减灾有关的基本信息,摸清海洋防灾减灾各项底数,打造统一完善的海洋减灾数据资源体系,建成基于大数据的综合数据库,构建滨州市“海洋减灾云”,可以实现滨州市海洋减灾数据资源的整合和集中管理,推动数据资源的高效流转和全面共享,有利于科学制定先导区建设政策和规划,推进海洋防灾减灾综合管理系统和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促进我市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实现“三个转变”。
此次普查工作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调查任务重、工作难度大。为做好此次普查工作,滨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成立了以分管副局长为组长,市局预报减灾科、市海洋预报减灾和应急管理中心和县区海洋与渔业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海洋防灾减灾基础数据全面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全面普查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海洋预报减灾和应急管理中心,主要负责组织和实施全面普查日常工作,即负责普查宣传,普查指导、普查人员培训,协调关系收集数据、数据使用许可办理,单位清查和调查表填报审核,数据质量控制、数据处理和数据的汇总、分析、验收和总结,建立普查档案等工作。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按照部门职责分工,负责指导和督促普查工作,推动本系统参与普查工作,协调落实相关事项。
此次普查工作主要采用资料查阅、许可办理、部门协调和实地调查等方式,分为两个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4月至6月,开展普查工作培训等前期准备工作;全面普查阶段:2017年7月至8月,组织开展资料调查收集和数据录入、汇总,至8月底完成数据审核工作,将数据整理归档,上报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
普查对象包括沿海县区土地利用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海域使用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承灾体数据、观测预报业务数据、预警报信息数据、海洋减灾业务数据、海堤(防护工程)数据、海洋牧场监测和养殖用海数据、溢油与危化品风险源和敏感资源数据、海洋减灾能力指数、应急救援能力数据,以及涉海区划成果和海洋减灾业务成果等共计32类基础数据,共收集普查数据10余万个。
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对我市海洋防灾减灾基础数据全面收集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滨州市海洋与渔业局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设立滨州国家海洋减灾先导区协议书》的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实施,顺利完成了滨州市海洋防灾减灾基础数据调查工作,全面、圆满地完成了基础资料收集任务。
在此次普查工作完成后,滨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将着手开展普查成果的开发应用,在统一的数据标准之下,利用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现有的海洋减灾产品与技术,结合滨州实际需求,进一步推进滨州国家海洋减灾先导区海洋减灾业务体系建设,努力打造滨州市海洋防灾减灾综合管理系统,进而成为全国沿海市、县可复制、可示范、可推广的海洋防灾减灾信息化服务平台。